骨灰堂(骨灰堂门口对联大全)

昨日冬至,雨水纷纷,思念深深。伴随着祭扫和落葬的双峰叠加,通往上海各大墓园的部分高速公路和地面道路都出现了繁忙和拥堵。在这波冬至祭扫的忙乱高峰中,宝山区罗泾镇花红村的村民却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祭扫便利。

12月22日上午,花红村村民王秀琴吃过早饭,拎着祭扫用品,穿过村里一条小路,几分钟就步行到村里东北角的塘外后花园。王阿婆去世老伴的骨灰盒,就安置在这里。

骨灰堂骨灰堂

塘外后花园,白墙灰瓦,清净肃穆,四周绿树田野围绕,外观宛如一座美丽的庭院。实际上,这是花红村特地为方便村民祭扫而修建的村级公益性骨灰堂。

骨灰堂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坟头占地和群众安葬骨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村民家中遇到亲人去世,为了节省去墓园购买墓地的开支,常在自留地、宅基地边上种一棵树建一座坟。时间一长,村里的零散坟头布局混乱,缺乏规划,仅仅村东北角的一些坟墓就占地约10亩,土地资源浪费极其严重。每逢祭祀期间,到处烟雾缭绕、纸屑乱飞,不仅有安全隐患,也使得这一追思先人的活动变得不文明。针对这个问题,花红村村支书沈惠龙产生一个想法:村委会能不能为村民修建一座公益性的骨灰堂,方便老百姓统一安置去世亲人的骨灰盒?

这个想法一提出,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赞同。2013年,花红村村委会在村东北角选择一处约3亩的荒地,进行总体规划,集体出资70多万元建造了一座公益骨灰堂。

骨灰堂

“原来这块地方也是一个放墓地的地方,但是占的土地有十亩左右。现在骨灰堂只占了三亩土地。统一集中了,管理规范了,村容村貌好多了。”花红村村支书沈惠龙介绍到。

骨灰堂建造好后,为了让村民主动把骨灰盒搬迁送来安置,村里想了许多办法。花红村村支书沈惠龙介绍说:“乡下有个规矩,搬老祖宗的坟墓要烧烧弄弄仪式的。我们给每户人家五百块钱,让村民办个仪式祭拜一下先人,再把骨灰盒从散乱坟头里搬迁出来,统一送到骨灰堂安置。”村里的举措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村民们纷纷把零散坟头里的骨灰盒搬迁出来,统一送到塘外后花园免费安置。从2013年至今,已经有近200个去世村民的骨灰盒安置在村里的塘外后花园。

骨灰堂

冬至这天,约50多个村民来到村里的塘外后花园祭扫去世的亲人。73岁的村民王秀琴点上一对香烛,静静地追忆思念着故去的老伴。老伴的骨灰盒安置于此,给王秀琴带来了不小的慰藉。“村里给老百姓做了件好事情,我年龄大了腿脚不好,要是去公共墓园太折腾了。”王秀琴说:“关键还省钞票,现在去外面买个墓地价格太高了。放在这里不仅免费,平时要来看看,打个电话管理员就来给我开门,随时都可以来祭拜。”

面对群众的赞许,村支书沈惠龙总结说:“一个方便,一个省钱,这两点做到老百姓就满意了。一个墓地到外面去买五万块,放在塘外后花园不要钱的。等于一下子给老百姓省了五万块钱。第二个也方便了,他们到外面扫墓排队要排很长时间。在我们这里扫墓,每逢冬至、清明,村民们五分钟就可以走到这里进行祭扫活动。”

为了加强公益骨灰堂的管理,村里平时还安排了专人看管打扫,方便村民祭扫的同时,也大力引导文明祭扫的理念。如今的花红村,零散坟头的乱象早已杜绝,取而代之的是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风景宜人的千亩良田。

一座白墙灰瓦的塘湾后花园,把惠民实事工程落到了实处。留住了乡愁,寄托了思念,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又一个极具推广性的思路案例。

记者:缪婧瑛 卫珏

编辑:盛杰

审核:曹樱子

签发:蔡康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