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殡葬专业学校( 殡葬馆援湖北)

一日痛别,巨星陨落。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很少有公众人物离世,如此牵动千千万万国人的心;很少有公众人物离去,让大家感觉到像至亲离开一样难过。在省会,人们不约而同献上敬意与哀思,同时化悲痛为力量,带着对巨星的崇拜与敬仰,砥砺前行,努力追梦!

殡葬馆援湖北

泪飞化作倾盆雨 寄托无限哀思

他是国家的功勋,民族的脊梁。巨星陨落,山河呜咽,省会也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石家庄市社科院的刘微鹏这两天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当天下午特意写了一首诗,来悼念袁隆平院士:

“禾下乘凉梦未成,袁公归去恨无穷。

但得人类皆饱暖,不计生前身后名。”

他说,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永远地走了。他朴素得如同我们故乡的父老,一生都在与泥土为伴,与水稻为伍,“毕生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他,让中国人端牢了饭碗,努力让世界远离饥饿。在中国,袁隆平的名字几乎童叟皆知,他的离去,让很多人泪目。国士无双,我们必须向他致敬,并将永远铭记他的名字!

而新乐市地方志的史雪林也沉痛地写下:

“泪飞化作倾盆雨,

袁公仙逝举国哀。

稻花香里悼袁公,

隆平驾鹤恐再馁。”

“在我们的印象中,每次出现的袁老都是那么朴实,因为他对土地爱的深沉。曾经的一粒米难倒一个民族,很多人因为饥饿而逝去,但一粒粮食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袁老就是这样的耕耘者,播种者。所以他的离去,举国悲痛。真正为民的人,老百姓是会永远铭记的。”史学林如是说。

年近六旬的市民王书敏一直不希望这是个事实,她感慨地说:“上午还在辟谣,所以我一直在祈祷,我特别希望他能多活些年,再为国家,为世界,研究出更好更多的水稻。没想到刚过中午,这一刻就来了!其实我小的时候是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我在父母的呵护下,还没有受过很大的饥荒,但是老人们都尝到了饥荒的痛苦,吃不上饭。原来的时候粮食产量也很低,即使是丰收年一亩地也产不了两三百斤麦子。袁老的一生把他所学知识都贡献给了国家,不光中国人吃上他培养的稻子,世界人民也都受益。袁老真是一位伟人。每当吃上白白的米饭,我们都会想起他,怀念他。”

殡葬馆援湖北

80多岁抗美援朝老兵寄托哀思

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岳宜贤惊闻袁老和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两位巨星离世,含泪书写了缅怀的辞文:“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红心爱祖国,一生为人民。巨星虽落去,精神永长存;缅怀两英雄,传承红基因。”

把饭乖乖吃光 是对他最大的敬畏

巨星离去,留给我们无限的哀思同时,更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省会人在寄托哀思的同时,更用行动来表达对他的敬畏。

“我中午把饭乖乖吃完了。中午之后,人们都吃饱饭后,袁爷爷才舍得离开。”网友@风在吹说,看着视频中袁爷爷的灵车远去,我泪不能已,他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拼尽了毕生的心血,我们作为受益人,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更应该懂得珍惜粮食,坚持光盘行动。

网友@皮娃走天下则说:“我们要坚持一辈子的光盘,吃光碗里的每一粒米饭,是对袁爷爷最大的尊敬和敬仰。要始终牢记我们的命都是袁爷爷给的,没有华夏大地的稻花飘香,哪有健康无忧的你我。”

八年级学生张宇航非常挑食,吃米饭经常吃不完,这两天,他表现得特别乖,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米不剩。“袁爷爷为了让大家吃饱饭,付出了太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辜负他一生的付出。”

殡葬馆援湖北殡葬馆援湖北殡葬馆援湖北

努力追梦 不辜负时代的担当

自称“90”后的袁隆平一生从未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在去世前的2个月,还在试验田中忙碌。

“他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他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省会市民95后王媛说,5月22日下午,她一直在翻看关于袁老的事迹,眼泪数次湿了眼眶。他一生为梦想而奋斗,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殡葬馆援湖北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美术专职教师、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郭墨涵老师在5月22日下午,惊闻袁隆平老先生仙逝后,万分悲痛。她说:“袁老这样的人星光如此闪耀,我一直觉得他都不会离去。他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又是一位身穿10元一件衬衫,称自己为“90”后的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是一个让中国摆脱饥饿的人,一个时时刻刻挂念中国温饱问题的人,一个让中国端稳饭碗的人,他的去世牵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袁隆平灵车驶出医院,社会各界人士自发鸣笛以示致敬,市民在街道两旁小跑跟随,追着高喊送别口号,他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民以食为天”,他必,将被永载史册。同时他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直到最后,他还在问试验田的稻子怎么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

殡葬馆援湖北

81中杨鹏老师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袁老去世的消息,并不断转发袁老的事迹,他感慨地说,袁老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他做到了。他终其一生都在“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在参加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时,袁老曾发表题为《做躬行实践 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的讲话: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作为新一代青年,袁老的殷殷嘱托是我们前行的力量,作为一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要引领孩子们坚定信念,好好学习,长大做社会栋梁之才,不辜负时代的担当。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袁老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正如网友@飞鸟说:“你种下的禾下乘凉梦,我们继续来实现!”

网友留言精选:

@红星树: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傲雪小哥&栾郡恭贺:九十苍苍稻田忙,精培优育战蛮荒。党旗猎猎志不改,殚精竭虑只为粮。先生千古!

@涛涛东逝水:向袁老致敬!袁老千古!感谢您为中国人民的粮食问题 做出一生杰出的贡献!

@门儿:不浪费一粒粮食从我做起;缅怀袁老,一路走好!

@酷洋烘焙坊 奶茶炒酸奶:曾经,我觉得您是神,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你离开我们的一天。今天,您突然的走了,有一瞬间的不能相信,神怎么也会走呢,好难受啊,袁爷爷,您会一直守护着我们的是吗?

@恒星:他让全世界的人都有饭吃!袁老,整个世界都在祭奠您。

@孤行:

袁氏伟人水稻梦

公心为民国无双

千亿子民受恩泽

古往今来第一人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冯月静

图/来源于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新华社、红网、梨视频等

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明天举行

袁隆平同志治丧办公室今天公告:兹定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至第十一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新华社

编辑 静静 责编 卡卡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96399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