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宠物殡葬( 昌平殡葬网)

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传统殡葬的价格科普文。看完第一感觉:现代人活着买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墓。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原文未免有些危言耸听。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葬的,更没有墓。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人们开始有了比物质更高层次的追求后,殡葬才得以出现。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殡葬业能够延续至今,主要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需求。这种需求有逝者对往生的寄托;也有后来对先辈的怀念。

然而当代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重于殡葬的公益属性,让自己“死得其所”。

其实,要想“死得其所”,也并不是很难。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经在《报任安书》里面提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近年来兴起了许多新的殡葬方式,为鼓励新型殡葬,国家还会给予补贴。

真实的殡葬市场行情到底是怎样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大部分地区的殡葬价格早已经不再“高得吓人”了。

以天津为例,逝者去世第二天即可走完全部流程,包括寿衣、骨灰盒,火化等花费,总共也就三四千左右。

从北京昌平殡仪馆网站的报价来看,遗体接运费和储存费用也比较合理,公开可查。

昌平殡葬网

有网友反应,一些地区还推出了惠民殡葬政策。

在南京,只需花费1000元左右,就可完成从接运到火化的整个殡葬过程。

此外,针对选择“生态葬”的家庭,每户额外给予1000元的奖励。

生态葬指的是“不留灰,不占地或少占地”的环保型殡葬,包括:海葬、树葬、花葬等多种形式。既环保节能,又可降低丧葬成本。

昌平殡葬网

(《浙江新闻》截图)

2017年11月,一对年轻的父母对着大海,向孩子做最后的告别。

半年前,病魔带走了年仅9岁的然然。她的父母几经考虑,决定以海葬方式,让然然安心去往另一个世界。

她的爸爸说,孩子生前就喜欢大海,每年都会到宁波的海边来玩。一想到以后再没机会看海,不如让她与大海为伴。

每当想孩子时,去到海边就能感受到她的存在,捧起海水仿佛抚摸着她的小脸。

比起地下的冰冷漆黑,孩子有小鱼小虾相邻,对父母也算是一种安慰。

据北京市殡葬协会副会长姜晓刚统计,“和10年前相比,每年骨灰撒海数量从百余份增长到了1000多份。”

在我国,海葬自古就有。古时海上行军途中,有人去世无法运回陆地,将士们便会举行海葬,表达哀思。

在这一点上,国家是做出来了表率,早期国家的领导开辟了海葬的先河,人们对海葬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

很多城市会为海葬者举行公祭仪式,较传统土葬,更能体会到人文关怀。政府还会设立网上纪念堂或纪念碑,方便家属祭拜,也让死亡变得格外有意义。

不过,目前有100多种生态葬供人们选择。

上海福寿园的工作人员伊华介绍,价格最低的是夫妻合穴的花坛葬,只要800元。

昌平殡葬网

花坛不设立墓碑,用刻了逝者名字和生卒年月的小铜牌加以区分。

骨灰放在可降解的骨灰罐里,三个月之内,就会溶于泥土。骨灰罐占地面积约为0.05㎡,一个小花坛可以安葬将近800人的骨灰。

福寿园每隔十年重新修整土地,循环使用。

上海福寿园的职员伊华认为,现在生态葬陷入了一个怪圈,人们总觉得条件不好的人,才选择这种安葬方式。

可实际上,生态葬并不等于潦草地安排后事,反而更加庄重。

昌平殡葬网

科幻小说《三体》中曾提过,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记录信息最恒久的方式都是记录在石头上。这一点,在中国殡葬文化中尤为突出,所以才有壁画、墓志铭和碑文。

古人们不在乎死的方式,而更看重精神的传承。

《论语》中便有记载“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如父也,予不得视尤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意思是颜渊死后,孔子的学生特别想厚葬他,但孔子不同意,可学生还是这么做了。于是孔子说道,颜渊把我当父亲一样,可我却无法像父亲那样对待他。

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到孔子不主张学生以厚葬的形式对待颜渊。为何?颜渊家境贫寒,平日朴素节俭,如果采用厚葬的形式,那么这恐怕会违背颜渊生前的精神品格。

因此可以了解到,古代的人们在面对死亡与殡葬中把个人情感放得比较低,他们更注重其社会礼制与精神传承。

有人希望赋予死亡更崇高的意义,他们认为与其把遗体葬了,还不如捐献出去,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样更加“死得其所”。

可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在我国,捐献方式分为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两种。

这两种方式都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申请者需满18周岁,由本人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网站或公众号进行登记,

昌平殡葬网

还可到当地红十字捐献管理机构或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的授权网点做书面登记。

若申请者未满18周岁或生前未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可由直系亲属以书面形式同意该公民的捐献意愿。

器官捐献者的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但遗体、组织、角膜捐献的年龄没有绝对的限制。

另外,登记信息是受到保护的,不会被泄露,也不会影响捐献者应有的抢救和治疗。

如果捐献意愿发生改变,可随时撤销申请,特别是器官捐献。

当捐献者去世后,需由直系亲属共同签字确认,任何一方不同意,都无法完成捐献。

捐献的遗体主要用于医学、科学研究。有关骨灰的处理,各地政策不一致。

例如,郑州遗体捐献申请表中,可勾选保留或不保留骨灰。

而成都遗体捐献须知中则明确写明,不能提供骨灰。

捐献完成后,家属会收到遗体捐献证书和证明。此证明的法律效力与火化证明一致,可凭此领取丧葬费,并办理后续手续。

昌平殡葬网

捐献者的名字将被刻在“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方便家属祭奠。

相比遗体捐献,器官捐献就要复杂多了。

因为器官移植手术的要求,捐献者在被宣告脑死亡时,就要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在国外,脑死亡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但在我国,只有心死亡才被认定为真正的死亡。

简单地说,靠药物和机械的维持,脑死亡人的心脏可能仍在跳动。

可家属要却在这个时候,同意放弃治疗,捐献器官。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在影视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形。

在纪录片《人世间》中,捐献者仅有24岁。他的父母不想悲剧重演,主动提出捐献所有可用器官。

不过,真到签字的那一刻,他的爸爸踌躇许久,怎么都拿不起笔。

昌平殡葬网

(《人世间》截图)

医学是冰冷的,但也是温暖的。

经过妻子的劝解,他忍痛签字。最终,逝者的器官给三个人带来新生。

器官捐献的整个流程,大致如下。

昌平殡葬网

为减轻精神压力,捐献实行双盲原则,除非双方同意见面。

关于器官捐献,既能选择全部捐出,也可部分捐献。医生会在协调员的见证下,只获取同意捐出的部分,不会摘取其他器官。

手术后,他们还会仔细恢复捐献者的原貌,全场默哀缅怀,表示尊重,然后将遗体交还家属。

家属若想将遗体捐献,用于科研,工作人员便跟进联系相关部门。若不想,捐献机构则协助家属进行火化等事宜。

像《天津人体器官捐献条例》里表示,民政部门应免除丧葬费用。

尽管捐献事业造福人类,但截至2016年,登记人数只有1‰,而实际捐献的遗体仅占登记人数的4—20%左右。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言而喻。

受传统鬼神论的影响,捐献等同于无法转世投胎,不入土殃及子孙后代。

其实,观念的改变和科普是息息相关的。

就好比过去人坚持土葬,但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后,人们开始逐渐认可并接受火化。

这一方面,台湾省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就做得相当好。

除了定期的人文关怀,慈济医学院会专门开设教育课,让大家更直观清楚地感受到“大体老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医学院旁边,还有一个特殊的房子,叫“大舍堂”。

昌平殡葬网

那里用于存放捐献者的骨灰。骨灰盒下面会记录逝者的生平事迹,每个细节都体现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实际上,即便是官网,有关捐献的科普也不详尽,很多细节问题都需要再结合地方政策和网上搜索得知。

例如,自杀、他杀或意外死亡人士可否捐献器官?官网和各地条例里没有明确写明。

据说,由于器官移植有着严格的规定,上述三种情况大概率是无法捐献的。影响捐献率的另一个原因是,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2019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令捐献者心寒的事情。

三年前,成都杨女士决定捐献遗体,回报社会。

昌平殡葬网

当时,接受遗体的医院是成都医学院。他们跟杨爸爸承诺,三年后还会送回来。

转眼间,三年之期已到,可杨老爹却久久不见女儿“回归”。

于是,他委托亲戚打电话询问。对方说杨女士已经被火化,骨灰暂存在医学院,需要家属自行领取。

杨老爹住在川滇交界的半山腰上,连年轻人下一趟山都不方便,更何况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老人。

而且,他们家属于贫困家庭,就算想下山,也负担不起往返的费用。

最后,四川省红十字会出面协调,表示争取将骨灰送回家属手中。

网上没有后续的追踪报道,但估计应该是委托杨家亲属带回去了。

不难看出,法律的缺失像是给捐献之路重重设限,让本就艰难的“公益行为”雪上加霜。因此,人们观念的转变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来自社会、来自法律方面的支持有时更显举足轻重。

尽管如此,随着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考虑遗体捐献。

截至当前,有效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311万,占总人口的2‰。

昌平殡葬网

昌平殡葬网

建立网站四年间,实现捐献3万多例,捐献9万多器官。

也就是说,有9多万多个家庭重获希望。

另外,对于那些自愿捐赠遗体的先驱,我们需要尤为感谢。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要求每一个个体都捐赠遗体。正所谓“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对于逝者的丧葬,我们应该应该表露其哀恸,同时也要表达其尊重。

尽管对于遗体捐献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希望在死后以体面的方式登上极乐世界。调查显示,中国的殡葬费用高居全球第二,约占年均收入的45%,这里主要是墓地的价格高昂。

昌平殡葬网

(sunlife.co.uk)

墓地价格高昂、死不起成了当代人隐形潜在的痛点。

仔细想想,殡葬暴利源于大家对传统的坚持,但重压之下,人们也可颠覆传统。

新型的殡葬方式,不只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造福了人类。

生态葬降低了因火化导致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要知道,火化一具遗体所需燃料能够让一辆小轿车行驶7000多公里。

不管何种殡葬,归根结底就是人们对往生后的想象。

按唯物主义者的想法,人死之后不存在灵魂,自然什么方式都可以。按唯心者的观点,死亡是另一个世界开端,那明摆着这个世界的东西带不过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城市向周边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牢牢守住我国耕地的红线是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千百年来,人们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繁衍、栖息,但是每一种生存之道其实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都离不开对当时所处社会背景的分析。

以五四运动为七点,以往一些难以被接受的事物,慢慢被大众所接受,一些束缚人们思想、手脚的东西被摒弃。那么,对于当下而言,从我国殡葬制度的改革来看也是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守住耕地红线,避免“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情况出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老百姓的一个接纳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或许,只有移风易俗才能真正解决殡葬问题。

那时,人们也不再避讳死亡,反而可以轻松面对。

就像那个段子:

主播:寿衣+骨灰盒套装,不要999,不要599,仅需99。备注死后接受海葬、树葬还可加赠墓碑一块。

家人们,选择捐献的套装免费,仅限前1000名,数量有限。倒计时3秒,准备加入小黄车。

参考资料:

《成都商报》:女子患病去世捐献遗体 三年之后死者父亲面临骨灰送还之惑 (2019)

《遗体问题捐献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邮电大学 齐晓辉 (2017)

作者:黄小豆,一个努力写故事的十八线小透明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