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殡葬业( 殡葬业货源)

殡葬业货源

菜场大妈把菜切好卖给年轻人

殡葬业货源

湖南长沙,

经营菜摊的李阿姨发现,

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忙长期吃外卖,

于是自创“一周菜单”服务,

荤素搭配好。

殡葬业货源

顾客现场点单,

她洗好切好,

还附赠烹饪技巧。

只收取少量加工费。

殡葬业货源

李阿姨说,

现在年轻人赚钱不容易,

外卖也贵,

给他们搭配好,

帮他们省点钱,

我也能赚到一点小钱,

大家都开心。

(来源:大米Video)

还有很多打工者开动脑筋,为顾客提供定制化或细分服务,既满足了对方需求,自己也有收获——

另类“摆渡人”为宠物送别

“想为自己的爱犬安排一个体面的葬礼,但发现一些机构的服务不尽如人意,除了临时加价,他们粗暴的处理方式让我产生了极大的不适感。”来自湖南益阳的北京宠物殡葬服务公司宠慕的创始人李超说。

据《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宠物猫狗数量超过1亿,与此同时,宠物经济日益火热,催生了不少与宠物行业细分服务相关的新兴职业,也成为不少外来务工者的就业新选择。而宠物离世是所有宠主都将面临的共同问题,宠物殡葬师应运而生。记者采访多位从业者了解到,目前宠物殡葬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水准和规范有待加强。

对体力、精力、心理的考验都很大

多位受访宠物殡葬师表示,入行之初,不被理解的声音此起彼伏,最常见的就是被家人、朋友认为“和尸体打交道不吉利”,除此之外,更让人不易理解的是,送别一只宠物,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吗?

“只是你没有亲身经历,但凡了解过,你就很难不被打动。”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宠物殡葬师于晓昀告诉记者,自己接待的客人中,除了年轻白领,最多的其实是中老年群体,“很多老人没有子女的陪伴,对他们来说,宠物就和家人一样重要。”

今年23岁的晓昀至今还对入行之初的第一场送别印象深刻。那是一只因病要实行宠物安乐的宠物犬,安乐前,主人从沙发上抱着宠物犬进房间时,晓昀看到宠物犬的眼神既天真又清醒。“它可能知道自己要面临什么,但是在主人怀里,它并没有挣扎。”晓昀回忆道。

在工作之初,不少殡葬师都经常受到客户情绪的影响而自己情绪起伏,因此为了保证专业,他们要首先完成自己的心理过渡。同为宠物殡葬师的李林告诉记者:“做这行不仅要有同理心,更需要理性克制,才能帮助主人完成过渡。甚至有时候主人会半夜给我们打电话去现场处理,对体力、精力的考验也很大。”

在李超的团队中,除晓昀是殡葬专业出身外,大多数员工都没有殡葬经验。“对宠物有爱心、有耐心算是我们的一项硬指标吧,很多殡葬师都有养宠物的经历。”据李超介绍,对于新招聘的殡葬师,公司需对其进行3个月以上的培训才会安排上岗,在培训内容上,除了殡葬流程,员工更需要学习如何面对不同情绪、不同性格的客户。

渡它,也是渡他

清理台、冰柜、告别室、纪念墙……宠物殡葬场地的设置往往简单而温馨。据李超介绍,6年间,他们送走的宠物数量已经上千。清理-告别-火化,目前国内宠物殡葬业已形成了一套服务流程。

在火化前,殡葬师会先对动物的遗体进行清理,用湿巾擦拭全身、梳理毛发。“很多动物容易因为生病而失禁,所以送来的时候往往都很狼狈,走之前宠物主人都希望他们干干净净的。”晓昀处理过的宠物类别丰富,除了猫狗,还有兔子、仓鼠、乌龟、金鱼等。在告别环节,宠物主人通常会在告别室内和自己的宠物单独相处一段时间。在布满鲜花的小床上,被提及最多的词语是“感谢”。

然而,比起程式化的殡葬环节,宠物主人们面对宠物离世的态度则千差万别。“所以与其说渡它,不如说渡他”,在宠物殡葬师看来,倾听才是他们的主业,帮助宠物主人进行情感宣泄是他们工作的核心。

“死亡是一面镜子,往往能从中窥见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李林告诉记者,他曾碰到过红着眼睛一个人送别宠物的年轻白领,也遇到过语气欣慰地向殡葬师回忆陪伴自己15年的猫咪的阿姨,当然也碰到过对宠物弃如敝履的顾客。“曾经碰到一只后肢出现轻微瘫痪的金毛犬,本来我们觉得没必要这么早做安乐,但主人的态度却异常坚定,甚至当我们提出帮它做康复时,主人也一口回绝了,最后我们没有接这一单,它安乐的时辰还没到。”李林说。

行业需求大,市场待规范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宠物数量不断增长,宠物遗体的处理方式却依旧单一,“土葬掩埋”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放弃专业机构进行殡葬的原因主要有“嫌贵”“不了解”等。

“土葬的问题在于有传播疫病的风险。”资深宠物殡葬师余先生表示,有地方政府设立了市政无害化处理中心用于处理动物遗体,但多面向猪牛羊等家禽,并不对个人开放。“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定制化的相关服务,对殡葬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当前全国已有上百家宠物殡葬服务公司,在大城市,同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仅北京就有30多家吧,高峰期店家每月能接到150单。”

记者以“宠物殡葬”搜索北京地区的宠物殡葬机构发现,其人均消费基本在一千元左右,高一点的甚至能达到两千元。对此,李超直言,宠物殡葬的服务单价确实高,但客户总量少,单个客户的服务时间长也是事实,更不要提各种火化、环保设备的维持与更新也往往成本较高。“当然,新兴行业初始难免鱼龙混杂,的确有些商家服务水准欠佳,经营不够规范。”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殡葬服务通常涉及民政、环保、农林等多个部门,所以归类难度较大,目前尚没有一个部门可以主管该业务,“也正因为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各机构定价相差较大,宠物殡葬师的服务水平、从业水平也参差不齐。”

李超表示,目前,我国的宠物殡葬市场还在起步阶段,也存在一些争议,探索仍在进行。“对从业者自身而言,精进各个环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包括提升服务质量和环保处理水准等。”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宠物火化的概念,对殡葬师也能多一份尊重与理解。“毕竟这是一件温暖人的事儿。”李超说。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王宇 白至洁)

吃菌有人代清洗,买菌有人帮砍价

殡葬业货源

七八月份的云南已进入雨季,野生菌交易也迎来旺销季。记者实地探访位于昆明福德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发现,随着野生菌愈发受大众喜爱,吃菌热也催生了包括职业洗菌人、捡菌人、代购主播等在内的新工种。

洗菌人:每天能洗50公斤

“炒菌5分钟,洗菌2小时,相信洗过菌子的人都能深有感受。”昆明市民张女士表示,面对金贵又娇弱的野生菌,下手太轻则洗不干净,太重则容易洗烂,好不容易菌洗完了,自己也腰酸背痛。因此,职业洗菌人在云南应运而生。

“目前木水花市场每天供应的野生菌有300吨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多、价格便宜、品质好。”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副经理段永林告诉记者,市场内有5家店提供洗菌服务,约有200人从事洗菌工作。

记者在市场看到,好几家专门代洗野生菌的门店前站着不少市民,正排队等待清洗刚买来的野生菌。

洗菌人张菊仙熟练地将菌子表面不易清洗的泥土用一块小铁片刮掉,再把野生菌放入筐内,接着在大箩筐中用高压水枪不断冲洗根部表面的泥土,经过冲洗,菌子显露出洁白的颜色。最后将菌子倒入水盆中淘洗,再帮顾客将菌子切好打包,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一气呵成。

今年38岁的张菊仙是云南曲靖宣威人,丈夫在昆明工地做钢筋工,从2019年开始,每到暑假,她都会带着孩子到昆明和丈夫团聚,顺便为自己找份工作。“两公斤的青头菌,我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挑拣洗切、打包利索,最近几天,平均一天能清洗50公斤以上的菌子,每天能挣200元。”张菊仙说。

同是洗菌人的曹德旺告诉记者,现在正处于旺季,上个周末大约服务了150个顾客。“每天早上8点忙到晚上11点,但是每年只有4个月的时间从事洗菌,其他时间就靠卖蔬菜和水果维生。”曹德旺说。

“野生菌洗起来很费时间和精力,请人代洗比自己在家洗要洗得干净,洗好后拿回家直接炒、煮特别方便,收费也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市民谢先生说。

捡菌人:电话下单供不应求

凌晨5点,天还没亮,家住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的龚兰和丈夫就早早起床,打着电筒走出家门,提着篮子、背上背篼,走在湿漉漉的山路上准备进山捡菌子。

“最近一段时间雨水多,正是捡菌子的好时候,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人捡野生菌,场面十分火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也带动了捡菌人群体的壮大,龚兰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干巴菌都长势喜人,凑近便能闻到特有的清香,仅是电话下单就已经供不应求了。”龚兰说。

专职捡菌的杨民德表示,每年4个月的时间里,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两三万元收入,已成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好山好水好林才能出好菌,江川县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适宜野生菌生长的面积多达26.21万亩。近年来,江川县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进行承包,实行统一管理,明确承包户责任义务,同时创办6个野生菌产销专业合作社,加快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代购主播:5分钟就能成交一筐

“宝宝们,这是来自怒江的松露,品质最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公斤750元。”通过直播的方式,代购主播仅用5分钟时间就在市场大厅里成交了一筐松露。

卖松露的老板李先生忙着为下单客户包装产品。为确保松露能新鲜地运送到顾客手中,他在泡沫箱里放入一个冰袋,再铺一层纸,将松露仔细地放在纸上进行包装。通过直播的方式,李先生一天就收入了几千元,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记者在市场随处可以见到通过直播代购、销售野生菌的情形。记者随即咨询了一名代购主播的销售效果,对方表示:“最好的时候订单量可以上千。”

“我是云南玉溪易门人,年少就跟着父母上山捡菌子,啥菌子好、菌子怎么吃,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主播吴浩介绍,通过直播购买野生菌的大多是想尝鲜的外地粉丝,这种边走边播、“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更容易和粉丝进行互动。

“做野生菌直播需要对野生菌的种类、质量挑选、价格、吃法都非常熟悉,才能得到粉丝的信任。每天买什么菌,哪个时间段的菌最便宜、质量最好,都要做到心里有数。” 吴浩的女友张茜茜说,进入销售旺季后,她每天直播2个小时就能售出50公斤以上的野生菌。

电商主播“菌子小哥”介绍,他每天能帮商户卖出6000元左右的菌子,并在直播中帮助粉丝当面和商户讨价还价,粉丝支付一定的买手费就可以买到满意的菌子。后续等野生菌大量上市,他们将每天都进行滚动直播。在直播过程中,主播除了向粉丝介绍野生菌的种类、产地、口味、营养价值,方便粉丝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还会详细地为粉丝讲解不同野生菌的食用方法。

这种新鲜的销售方式也吸引了不少销售野生菌的商家。“直播确实拓宽了野生菌的销路,也增加了一定的销售额。”商户黄先生说。

据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总经理成爱丽介绍,目前市场上除了有专门的主播直播销售野生菌,也有一些商户开始尝试自己做直播进行线上售卖,每天野生菌的成交量一半来自现场销售,一半则是来自线上销售。

“现有商户1200余户,销售野生菌种类258种,消费群体覆盖昆明市民及全省乃至世界各地的批发商。这里每天一大早来交易的商贩络绎不绝,尤其是在野生菌生长的旺季里,每天交易量多达500吨。”成爱丽说。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黄榆)

网红“闻臭师”守护“灵魂食材”

刚靠近酸笋腌制车间,一阵阵独特的气味便扑面而来。打开车间门走进去,只见60口大白缸整齐排列着,缸里是正在腌制的酸笋。酸笋的气味直灌鼻腔、猛冲脑门,“不是人人都能受得了的。”李永国身穿白色工作服,手带塑胶手套,一边搅动酸笋一边仔细检查着质量,时不时双手捧起一把酸笋凑近鼻子猛吸一口,再随机拿起一根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这缸腌得差不多了。”

由于螺蛳粉的火爆,一个新职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闻臭师”,其主要工作就是闻酸笋,这是螺蛳粉必不可少的一味“灵魂食材”。而李永国就是凭年薪50万元走红全网的“闻臭师”。

螺蛳粉灵魂的守护者

今年41岁的李永国是广西百色人,从2005年起就开始种植竹笋的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农民。2008年,李永国带着家乡的竹笋来到柳州市做起生意,把老家种植的竹笋腌制好,供货给螺蛳粉厂。“现在淘宝上最出名的几个螺蛳粉品牌我基本都供过货。”李永国略带自豪。老家有20多家农户,共有上万亩的笋地,李永国就带着大家一起种笋,在成为“闻臭师”出名前,他在柳州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酸笋供应商了。

10多年的种植、腌制经验,让李永国练就了“金鼻子”,靠鼻子一闻就能判断出酸笋的熟度和质量。凭借特有的能力,今年7月,他被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以近50万元的年薪聘用,成为一名专业的酸笋“闻臭师”,有人称其为螺蛳粉灵魂的守护者。

“我现在是没有徒弟的。”经常有人问李永国收不收徒弟,李永国告诉记者,经验是一件很“小气”的事情,因为没有办法一一教给别人,很多时候都是靠感觉,需要日积月累的试验,自然就熟知其中的门道。但是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气味,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

因为常年与酸笋打交道,李永国身上常伴有酸笋味道,家里面也不是很支持,直到现在,他的小孩也不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因为“不喜欢爸爸身上的酸笋味”。也曾想过放弃,但螺蛳粉产业的逐渐壮大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下定决心,“不管别人怎么讲,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就行了。”

“灵魂”酸笋需要标准

如果有人质疑,“闻臭师”是否只是引人关注的噱头,闻酸笋真的那么重要吗?莫勤吉会告诉你:“毫不夸张,十分重要。”莫勤吉就是聘请李永国“闻臭”的螺蛳粉企业董事长,他表示,一碗螺蛳粉里绝对不能没有酸笋,而且酸笋的酸度、脆爽度,也是螺蛳粉是否好吃的关键。

李永国和莫勤吉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合作,当时只是单纯的供给关系。今年4月,螺蛳粉火爆到一度脱销,市场上的酸笋也基本断销,各大螺蛳粉工厂都急得团团转。当时,莫勤吉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找酸笋货源。李永国则根据自己多年的收购经验在广西各地搜罗原材料竹笋,帮助莫勤吉的工厂撑到了6月竹笋长成的季节。

这次的经历让莫勤吉意识到,工厂需要一名像李永国一样有经验、有能力的酸笋师傅。如今,他在厂里还特别设立了酸笋事业部,交由李永国全权管理,并对李永国深表信任:“自从李师傅与我们合作后,我们厂里的酸笋质量有了很大的保证,李师傅的鼻子就是标准。”

除了监管酸笋腌制的质量,李永国还负责前端竹笋的采购,全程把握工厂酸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厂里的工人表示:“李师傅是我们工厂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不久前,有专家来到莫勤吉的工厂专门调研酸笋,一行人讨论了很久,到底如何定义酸笋的品质。对此,李永国表示,虽然自己经验老道,用鼻子来评判酸笋,但相对主观。而酸笋释放的“臭味”、产出的“酸味”说到底还是化学物质,对于整个产业来说,还应需要结合人工的经验来制定专业的标准,用科学的方法、仪器来检测酸笋是否合格。

发展前景还很广泛

当聊起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前景时,莫勤吉十分乐观,他表示,最近正在与某知名方便面品牌的研究所沟通合作事宜。记者了解到,如今,不少大品牌都纷纷开始做起了与螺蛳粉相关的产品,例如今年中秋,螺蛳粉月饼的出世令人惊掉下巴;10月26号,肯德基螺蛳粉也正式开售,反响火爆……螺蛳粉火了,很多品牌也都想“蹭一蹭”这波热度,而这些看似奇怪的联动却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也反过来让螺蛳粉更加广为人知。

此外,螺蛳粉企业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出全国哪些地区螺蛳粉销量最大,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如何,有何建议、需求,从而能更具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新口味。莫勤吉认为,螺蛳粉有可能会像方便面一样发展,不断推出符合各地区人民口味的产品。

据了解,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小龙虾螺蛳粉、榴莲螺蛳粉、花甲香菇螺蛳粉等口味,销量也十分可观。虽然对于柳州本地人来说,螺蛳粉只有一个口味,但面对全国市场,螺蛳粉需要也有必要做出改变。此外,也有企业看中了冲泡型杯装螺蛳粉的研发和发展。

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网店日均销量已猛增至 170 万袋,今年 1月 至 9 月,预包装螺蛳粉销售收入 77.04 亿元,同比增长 81.78%,出口总值约 2446.8 万元,是 2019 年出口总值的 26 倍。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产业已创造了超过 25 万个就业岗位。

对于整个螺蛳粉行业来说,像李永国这样的“闻臭师”越多越好,以保证螺蛳粉整体的品质,打造良好的品牌,也更需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今年5月28日,全国首个螺蛳粉产业学院在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政府、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及行业企业三方还将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及培训教材、打造师资团队,联合进行订单班及现代学徒制培养,解决行业技术技能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问题。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蒋少萱)

整理收纳师走俏为哪般?

今年1月,人社部公示了一批新职业,其中“家政服务员”职业下新增了“整理收纳师”工种。据《2020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接受过职业整理收纳师培训的人数为7000余人,有报道称,超4成整理收纳师年收入逾10万元,且整理行业在未来两年的职业岗位需求将近2万人。

随着“买买买”的消费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家里物品堆积造成杂乱无章的局面,使得整理收纳师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不断提升,加之丰厚的收入,也让这一职业新领域受到更多家政从业者青睐。

从小众领域走进大众视野

“各位网友好,今天我带大家去看看前两天为一户家庭的衣帽间做的整理收纳,也让大家更加清楚整理收纳师的工作内容。”近日,家政从业者英杰的一段视频被转发上千次,众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想成为整理收纳师,在哪里学,怎么入门?”

英杰来自重庆巫溪县,进城从事家政已经3年多了,之前一直是做入户保洁,偶然的一个机会,她接触到了整理收纳这个领域,便报名参加培训,如今已成为一名职业整理收纳师。

“整理收纳师一直都有,只是以前比较小众。”重庆巴渝大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亮介绍,前几年,国内一线城市就有人专门从事该职业,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时尚圈,所以知晓度不广。随着越来越多普通大众需求的增加,整理收纳师才慢慢走进大众视野。

在2020年年底举行的中国整理行业大会上发布的《2020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中,有调查数据显示:85%的调查者不懂空间规划,其中91%的人患有囤积症,舍不得扔衣服;83%的人衣柜衣物数超过500件;75%的人浪费大量储物空间。

英杰坦言,她所接触到的服务对象以年轻人居多,平时喜欢买东西,但缺乏分类整理的习惯,所以时间一长,家里便乱作一团。“之前服务过一对年轻情侣,是标准的网购达人,从客厅到卧室到处都放着快递,甚至有很多包装都没拆开过,被堆在一个角落里。”英杰告诉记者,她足足用了两天的时间才让客户的家里变整洁。

或成家政行业未来竞争力

“外界对整理收纳师普遍的误解就是叠衣服,其实不然,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和学问。”英杰告诉记者,她在网上分享关于自己的工作内容,也是希望能消除这种误解。

王江亮表示,整理收纳是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工种,他举例道,整理收纳师进入到客户家中,首先要对可供整理收纳的地方进行规划,需要有专业的空间规划能力;其次,对需要整理收纳的物品进行识别和分类,不同衣物的叠放都是有讲究的,要求拥有极佳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清楚专门的整理收纳器具如何恰当运用,既达到整洁效果,又能方便客户日后找寻。

正因为整理收纳师的门槛不低,也使得这个职业的收入较为可观。“我们公司的整理收纳师收费标准是80元/时~120元/时,一次入户差不多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王江亮透露,这只是重庆市场的价格标准,而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内一线城市,费用最高可达到300元/时。之前就有报道称,超4成整理收纳师年收入逾10万元。

市场大、需求旺、收入高,让这个职业自然很受青睐。有业内人士指出,会收纳、懂整理的家政阿姨在未来可能更有核心竞争力,因此,这也促成了当下整理收纳培训市场的火爆。“每期班很快就报名满额,全年没断期。”整理收纳课程讲师熊蓉如此描述道。

记者在走访中打探到重庆多个家政公司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以前整理收纳我们还只是作为兼项课程,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如今也作为家政培训的主要课程之一。”王江亮介绍说,据他了解,国内有些城市已经有了整理收纳专项培训的公司。

记者注意到,整理收纳培训课程的费用并不低,在重庆,100个学时的课程大致在8000元~1万元,而国内一线城市则更高。“100个学时差不多需要两周时间。”业内人士表示,家政阿姨愿意拿出这么多积蓄参与培训,也表明从业人员的市场洞察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都在加强。

市场尚需规范标准

记者发现,尽管人社部将整理收纳师列入新增工种,职业市场一片向好,但由于缺乏规范性的行业标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课程内容完全不一样。”先后在两个家政公司参加过培训的汪应梅就很疑惑,到底哪家教授的课程才是标准?重庆某家政公司负责人也坦言,目前没有关于整理收纳职业培训的统一内容范本,他们的课程多是根据市场调查来进行针对性编排。

同时,记者发现,整理收纳培训市场在收费、时间、内容和结业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培训机构对学员有严格的实操要求,满足一定工作时长才能拿到结业证书;有的培训课程走“快销”模式,仅需要4~7天就可以拿到证书;甚至还有机构以“介绍客户”为名吸引学员。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整理收纳师执照”并没有国家认证的统一标准,所以培训机构出具的结业证书含金量并不高。

“按照惯例,一旦列为新职业后,完善的体系包括职业等级、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培训考核三个方面。”王江亮表示,既然人社部将整理收纳师列入新增工种,释放出的信号就是接下来势必会加强体系建设。

除此之外,王江亮建议道,整理收纳师的职业属性需要入户,应该尽快将家政行业诚信体系植入进来,包括服务人员的信息登记、人脸识别等系统应用,才能让市场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黄仕强)

本期编辑: 甘皙 程莉莉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