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标识图( 殡葬现场图)

殡葬现场图

随着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人口普查已成为社会讨论热点。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全国人口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020年6月11日是中国第三十个人口日。人口日设立于1990年,初衷是为唤起大众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近几年我们常常从新闻媒体里听到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养老与老年配套服务已然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便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的社会(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之7以上)且逐年有上升趋势,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人口死亡率也逐年升高。

殡葬现场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图表不难看出,我国每年死亡人口数以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看似千分之零点几的变化,其实对应到每年增加的死亡人数来说都是以十万为单位的增加,有专家预测到2045年我国每年死亡2000万人左右。

死亡人口是研究人口问题的重要指标,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我们常常谈怎么养生,却很少谈论怎么安排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圆满人生公共殡葬服务平台在人口日这一天,与您一同来探讨日常较少关注到的人生最后阶段的话题——

殡葬现场图

殡葬也是民生之大事,让逝者体面地离开,同时不增加生者的负担。我们常常关注到政府围绕“老有所养”所颁布的系列养老新政,却鲜少关注保障“逝有所安”的殡葬新政。

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布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把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强化公益导向作为修订重点。规定国家建立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涵盖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生态安葬等基本服务项目。对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城乡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基本殡葬服务。

这意味着殡葬和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一样,将被纳入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基本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殡葬现场图

图.圆满人生与院山公墓公益安葬现场图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文明绿色殡葬的同时,通过发放殡仪馆基本服务和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加大公益型公墓的供给,调控经营性公墓价格,建立集中区域骨灰存放等多种方式,来切实保障人民基本的殡葬服务需求,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每一个人“死得起”。

殡葬现场图

殡葬现场图

您也许会好奇,殡葬作为一个民生保障性的传统服务产业,到底能提升什么,不就是把人后事处理好就够了吗?

诚然,殡葬行业发展多年已有其固定的规矩与模式。圆满人生一直也在思考当今殡葬服务还有哪些可以着力提升的。通过多年来的殡葬服务经验以及对日本、美国等具有先进殡葬服务水平国家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我们总结出来,殡葬服务的提升关键一定是“服务品质的提升”,和“人的服务的提升”。

殡葬现场图

图.礼仪人员

一方面,要做专业、量化的服务:让丧属看到每一笔殡葬消费的明细以及执行标准,安心托付。摆脱公众多年来因消费不透明而对殡葬服务商产生的不良印象。服务商可以借助于第三方平台,公布整个服务环节的基础流程和对应项目消费,让丧属全程参与监督。

殡葬现场图

图.圆满人生线上自助殡葬服务

另一方面,是更人性化的服务:其实在殡葬业内,顺利办好身后事并不能算服务的全部,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对家属的悲伤辅导,以及后续祭祀服务等等,都在今后也已成为了殡葬服务的重要组成。国内现在最为缺乏的便是临终关怀的环节,往往等到老人离世才开始筹备后事办理。而邻国日本现今普及的终活概念,便是鼓励老人提前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如预定葬礼、购置墓地、整理传记等,让离别不慌乱、不过于悲伤,让离去更安心。

殡葬现场图

图.日本大型殡葬机构aeonlife-“终活”资料

当前信息媒体渠道众多,生前计划的推广说来容易,但在我国传统孝道文化影响下,实际效果十分艰难的。大家通常回避谈及死亡话题,更别说提前安排自己的葬礼。我们通过线上媒体平台宣传以及线下活动和日常的生死理念教育推广,慢慢地让更多人了解到提前准备葬礼的意义:不仅是对自己尊严离开的有力保障,也能够让家属少操心、少花钱,早日走出悲伤。

殡葬现场图

图.圆满人生生前计划的优势

从历年的人口数据我们已经可以预想到老龄化社会将是我国现在甚至很长一段时期的社会人口形态,在政策扶持与政府呼吁下,社会各界也在面向人口形态变化而调整完善自身服务与产品。

近年来,面对服务品质需求日渐提高的市场环境,殡葬业也正发生着良多变化。在人口日这一天,圆满人生与大家一同探讨殡葬业发展,探讨民生事业发展。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到这一古老传统的服务业在新时代中的改变与进步。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去,关心殡葬业的改变与发展,也是为未来自己必将经历的人生阶段做好准备功课。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