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东北人殡葬的词条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其先祖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在中国,满族人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其中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及乌苏里江流域为最多。在白山黑土的滋养下,满族人世代耕耘着这片广袤肥美的土地,创造了东北人特有的地域文化。

在东北众多传统民俗文化中,满族人的葬礼习俗,无疑是东北人最常见、又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那声声超越历史的悲音,那凄凄穿越时空的哀泣,那阵阵撕心裂肺的呼喊,在一场又一场无奈的葬礼上,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东北人殡葬

在过去,满族人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家里有人去世后,要立即在炕下架起三块木板,把尸体头朝西放在木板上,紧接着就是报丧、报庙、烧饭等仪式。满族人的葬礼仪式,大抵要经历备材、丧仪、挂布幡、入殓、停灵、出殡、下葬等环节,接下来一起看一下,满族人的丧葬习俗。

【备材】

在过去,老人过了50岁,子女就要上山为老人砍木头,所砍木头多为果松(红松)。然后请专业的老木匠做两口鞑子荷包(俗称“棺材”)准备着。如有城里人去世,则无需备棺材,直接到棺材铺购买即可。现在人去世,多数准备寿衣、寿盒,只少数地区仍保留土葬习俗。

东北人殡葬

【丧仪】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满族人非常讲究礼节。尤其在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仪式礼节更不能少。在满族人的葬礼上,丧仪是非常讲究的。当老人状况不好时,就要为其净身穿衣,俗称“穿寿衣”。

然后把灵床放在南炕前,头西脚东。老人咽气的时候,全家老小都不能哭泣,需等老人安静地离开。老人咽气后,要用白布(纸)蒙脸,同时用白线绑住双脚,这叫绊脚丝(入殓时打开),还要在死者手里放两个硬币,表示死后有钱花。

东北人殡葬

紧接着孝子用手捏死一只公鸡,放在死者灵床前,俗称“倒头鸡”。然后众亲友开始哭泣,边哭泣边哭诉,内容多是逝者生前的事迹,这在当地称“哭九场”。如果是家中的长辈去世,儿女要穿白色的孝衫。孝衫要过七天后才能脱下来,然后在百日祭奠时,穿上孝衫上坟烧纸,然后脱孝。

【挂布幡】

家里老人一咽气,首先要在院子的西南方竖立一根七米长的木杆子,木杆顶端悬挂大红布幡,俗称“魂幡”。布幡一经挂出去,亲朋乡邻都会纷纷赶来,在灵前磕头后,按男左女右分列两旁,直到夜间。直系亲属要在灵前轮流“守夜”“守夜”的人不能睡觉,天冷时拢火堆取暖。丧家要准备酒和食品,供“守夜”人饮用。

东北人殡葬

【入殓】

满族人入殓要择吉日吉时,入殓时棺材放在南窗下,棺内糊纸,然后在底层铺上筛过的土,土上再铺一层黄纸,然后摆放七个铜钱,俗称“垫背钱”。按照当地习俗,尸体从屋里抬出时,不能天日照死人,更不能从房门抬出死人,因为房门是给活人走的,忌讳死人经过。所以入殓时要用遮阳物支起棚子,然后把尸体从窗户抬出(长子抬头、其他儿子抬脚),装入棺内为入殓。

【停灵】

在过去,满族人的停灵仪式,需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死者停灵的时间分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有钱人家的长辈去世,可以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难的人家老人去世多数会随时出殡。现在人去世,一般停灵三天。三天有大小之分,小三指晚上死那日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那日不算一天,而且入殓、出殡同一日举行。停灵时,“孝子”不能离开灵棚,朝夕守灵。

东北人殡葬

【出殡】

满族人的出殡日期多选择单日,如果选择双日出殡则意味着死双人,被当地人视为不吉利。出殡日早上,要安排人到祖坟地“打井子”。打井时由外姓人把土取出放在一边,等棺木落葬后填埋用。“打井子”时大家齐心协力往下挖,“井子”要挖到二尺八寸深就可以了。

出殡开始时,要把院中的布幡从杆子上取下来,孝子或孝孙举幡走在葬礼最前面引路,其他纸扎、孝眷等跟在后面,边走边撒纸钱,一路哭丧着向墓地走去。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