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殡葬业尹华的信息

殡葬业尹华

20多年前,她曾是中国第一代模特

20多年后,她却成了最美“入殓师”

人生的道路虽然充满变化

却因不变的美丽心灵

成就了一番别样人生!

她,就是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

伊华

伊华,1968年2月生,群众,硕士,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院长,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她从绚烂T台转行殡葬业。二十余年来以女性特有的生命体悟,为传统殡葬业注入了不一样的温度与色彩,被业内誉为“中国现代殡葬创意策划第一人”。曾获评“亚洲品牌十大杰出女性”。

殡葬业尹华

生命两端,孰轻孰重?她用博大的爱,完成了生死两悦的回答,将生命的温度传递到了诗与远方。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评委会给伊华的颁奖词

23年前,当伊华循着招聘广告,来到荒郊冷僻的福寿园应聘时,工作人员以为她跑错了地方。看着她时髦自信的样子,人们暗暗嘀咕:“肯定待不住,没有一个女孩子愿意做这行。”

谁知,这个“不可能”从事殡葬行业的妙龄女子,自此一干就是23年。

不被理解的选择

1996年6月,伊华加入了福寿园,选择了没人敢去,甚至人人忌讳的殡葬行业,成为了一名普通职员。而在此之前,她还做过外企高管和房地产市场营销总监。

“如果所有的富足跟安逸来得太早了,对你的人生和生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而且它会成为你前行道路上的阻碍,”伊华说。

她的这个决定,也引爆了她家最激烈的一次家庭矛盾。

她爸妈说,原来伊华上T台,后来到外企,都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但他们也都由着她的性子。可是这一次,她却选择了殡葬行业。如果以后人家问起,你女儿在哪里工作?他们说不出口、抬不起头。

可这,却深深触动了她:殡葬行业更需要有识之士,以及更多的年轻人进入!

伊华对妈妈讲:“妈,你给我一点时间。我希望能够带着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登上大雅之堂。因为这是13.6亿中国人都需要的服务。它是需要美感的。”

妈妈被她的话震惊了,选择了默默支持她。

殡葬业尹华

伊华入职第一天

捕捉时尚,重塑殡葬

数年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问伊华:“你在殡葬行业这么多年,究竟做了什么?”伊华说:“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殡葬做美,向人们传递生命的美好,传递正向的社会力量。”

做过模特的伊华,把时尚之风带入了传统的殡葬业。在她刚刚跨入福寿园大门之时,适逢企业决意突破殡葬传统,锐意改革创新之际。伊华向所在的创始团队提出了“将公墓建成公园”的新理念,探索“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的新思路,无意中也为中国现代殡葬改革带来了一种尝试。

殡葬业尹华

所以,这20多年从业过程中,她和团队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把公墓变公园;

殡葬业尹华

第二:让告别变美丽;

殡葬业尹华

第三:让传统祭祀变成现代纪念。

殡葬业尹华

很多人都会觉得,殡葬行业,无非就是火葬、入土。但在伊华眼里,并不止于此。

有一年,伊华代表中国殡葬业参加全球殡葬大会,有个美国人现场提问道:“伊总,你是怎么理解中国的信仰问题?”

她当时代表中国参会,无法回避问题,于是她这样回答:“从我自己的殡葬从业经历来讲,中国人的信仰或许不像西方社会一样,是在寺庙或教堂。我觉得中国人的信仰是在祖先的坟前。中国把清明节定为国定假日,它在八大节日中最具情怀,是除了春节之外,最能让每家每户聚在一起的日子。“

殡葬业尹华

在后来的会期中,这个人只要再见到伊华,都会90度鞠躬。这件事,让伊华再次陷入思考:

我们是不是把殡葬做得太简化了?它可不仅仅是在处理遗体,它更在呵护过往的历史、家庭的情感和社会的温度……我们是不是能够把这一份事业作为推进整个社会文明来做?

于是在变革的浪潮中,伊华又充分发挥了她善于创意策划和公关的才华,请来名师大家、能工巧匠,将传统殡葬与人文、历史、艺术、园林等文化概念有机融合,使福寿园成为一座风格独特的人文纪念公园,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公墓的传统观念和刻板印象。

创意让殡葬“很美”

如今,伊华已经策划过800余场文化创意活动:在福寿园建人文纪念馆,筹办生命服务学院,从文化、公益的角度提升了福寿园的品牌价值……而她的职业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殡葬业尹华

伊华策划的第一场文化创意活动,与“徒步壮士”余纯顺有关,彼时她刚入职不久。

1996年6月13日,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的消息在电视上滚动播放。伊华看到后,便萌发出举办“让英雄魂归故里”的活动的想法。她向总经理王计生汇报,得到的答复是:“支持你,但要钱没有。”当时,福寿园负债6000万元,账面上没有资金。伊华敏感地意识到:“这场活动或许可以让福寿园扭转局面。”

没有资金,她就众筹。她浏览报纸广告寻找赞助商。“那时,上海百盛购物中心刚开张,需要人气。”基于这一分析,她向百盛公司提出了活动方案:由百盛无偿提供场地,举办余纯顺摄影展,商场将得到客流量增加的回报。百盛时任的老总是个摄影爱好者,伊华送给他一本余纯顺摄影集,他被伊华的诚意打动,决定携手合作。

余纯顺摄影展备受市民欢迎,展期从7天延长到20天。人们踊跃为余纯顺雕像项目捐款。1996年12月5日,余纯顺雕像在福寿园落成。从摄影展、追思会到雕像落成,余纯顺的活动跨度半年。期间,媒体对整个活动的跟踪报道,让默默无闻的福寿园走进了公众视野。这一案例后来荣获了全国策划大奖赛金奖第一名,评语是“新闻热点成就品牌”。

这一年,福寿园的营业额突飞猛进。

近年来,伊华又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将告别变得美丽”、“将祭祀变为纪念”、“将遗体处理变为记忆珍藏”的新生命理念。在她的创意策划下,福寿园在全国建造了第一座人文纪念公园和人文纪念馆,馆内收藏了100余位上海现当代名人生命故事和3000多件生前物品及相关史料。

伊华还重塑了殡葬的教育功能,使公墓得以与城市文脉相联接,为市民展现了可以触摸的历史,为城市提供了人文记忆的载体。人文纪念馆相继被授予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党史人物研究中心、市统战教育基地等称号。

殡葬业尹华

特殊行业的公益力量

“公益不仅可以让这个行业做出美感,还可以产生强大的社会力量。那殡葬行业的公益到底要做什么?要让这个行业的情怀跟社会文明衔接起来,要关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推动社会文明和谐。”这是伊华的公益理念。

伊华和大家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2002年,福寿园创建了全国第一座遗体捐献纪念碑。

起因是,一个捐献志愿者家属跟她讲,他爸妈在生前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可是当父母离开之后,作为子女的他们不愿意去最兑现这个承诺。

为什么呢?因为捐献的遗体交给医学院学生做完解剖后,就集体送到火化场火化,家里人无法收到骨灰。所以,每年清明祭扫,他们觉得缺失——没有地方去扫墓。

伊华在走访了50个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家庭后,提出了想法:

第一、要为这个社会义举来树碑立传;

第二、医科院大学的学生在大体解剖前要有一个仪式——向大体致敬;

第三、所有的遗体解剖完之后,医学院应该出具一张证明。这张证明上有做解剖的所有师生的签名。

这份证书,会被每一个遗体捐献者家属当成家里的丰碑。而墓地不仅是安葬逝者的地方,它也是让大家纪念社会群体的地方。

殡葬业尹华

全国第一座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

遗体捐献工作是从上海发起的。在80年代初,每年只有两个遗体捐献实现者。到了今天,全国各地遗体捐献纪念碑一共有30座。上海每年的遗体捐献已实现者超过2000个人。

福寿园在公益项目上积极践行,牵手了上海市总工会建成了全国首个劳模纪念丰碑园;与上海市红十字会联合在全国首创建立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资助失独家庭成立“星星港”关爱服务组织;为癌症康复者专设公益墓区“希爱林”,设立公益基金;创立“社会各界清明感恩纪念典礼”“百姓公祭日”,为城市留下普通人印记;又接连打造上海新四军纪念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等红色纪念设施……

向“死”而“生”

只有通透死亡,你才能够了解生命的真谛。

伊华说:“我觉得大部分人都认为墓地也好,殡仪馆也好,就是处理遗体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有一些向死而生的观念。“

前不久德国三任总统的御用摄影师劳尔到访。他要举办中国百姓文化的巡展。在他的拍摄清单里有一条:要拍摄一座中国的现代墓园。

殡葬业尹华

德国摄影师 Udo Lauer

在福寿园拍摄期间,伊华问他,您拍中国的百姓文化,为什么要拍一座墓园?

他答道: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如果连死都做好了,生将不是问题。

他的回答让伊华陷入了思考……去年5月18日,中国殡葬行业第一所企业学院——中国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正式成立。

“我希望通过这个学院能够把死亡教育、生命文化、生命服务更广更宽泛地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能够让所有的人适当地拿出几分钟或者一些时间,跟家人朋友聊聊死亡这件事情。”伊华说。

日本有一部电影叫《入殓师》,曾经感动了很多人,成为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这让伊华以及全行业为之震动。

围墙之后是生死两安,更是生死两悦。

生命的价值不是一路奔跑做加法,也要学会有能力去做一些减法。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物质层面,而是情感层面。

希望每一个人,爱要用心,亲要相见。

伊华一直跟员工讲,殡葬业绝对不是什么资产付出的职业,而应该是精神抚慰的事业。

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成立后,又先后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等合作,尝试打通医疗、临终、殡葬、教育等领域的边界,向社会公众传递“生死两安,生死两悦”的生死观。伊华希望以此为起点,逐步焕发殡葬行业在观念层面上的价值,提高国人的告别质量和生命质量,引导整个行业从物质文明走向精神文明。

殡葬业尹华

在全国殡葬行业,伊华的知名度颇高,也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魅力女性。致力于把殡葬做美的伊华,以女性特有的生命体悟为殡葬行业贡献着巾帼力量,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也代表殡葬从业者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8个字深刻体现了殡葬的社会功能,殡葬有改变社会的力量和价值。殡葬究其根本,并不是埋葬已逝的躯壳,而是安放我们的记忆、情感、认知,体现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于国家,在观念层面上的价值。这是我对殡葬的理解,对这份职业的神圣责任感都来源于此。”伊华说。

殡葬业尹华

【小青菜综合编辑】

素材综合自:上观新闻,名流PERSONAGE,造就等。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殡葬业尹华

猜你喜欢↓↓↓

把崇明的春天穿在身上,美得简直移不开眼!

2019青团花式大合集!喜茶、杏花楼、高校版……好吃到停不下~

红酒、咖啡、茶哪个更健康? 您有一份《2019年魔都咖啡地图》请查收!

殡葬业尹华殡葬业尹华

喜欢就给我个好看吧!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