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的风俗文化( 塔吉克族殡葬风俗)

日常礼仪

(一)待客礼

如有远方贵宾来临,须宰羊招待,若无羊也得以最好的饮食款待客人。宰羊待客时,主人先将羊牵至客前,请客人过目,客人表示满意,即行宰杀。进餐时,主人首先向最尊贵的客人呈上羊头,客人割下一块肉,客人往往互相推让,请主人分肉。食毕,主人收拾残存,取走饭单,大家方能起身,如未收饭单客人起身,会被认为不尊重主人。

(二)见面礼

塔吉克族的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

男子平辈相见时互相握手,然后俯身互吻握着的手背,或互相拥抱;不同辈之间长辈吻幼辈之额,幼辈吻长辈手心。女子相见时,长辈吻幼辈的眼睛或前额,幼辈吻长辈的手心;平辈互吻面颊,近亲之间则吻唇。男女相见,一般行握手礼;如男子是亲近的年老长辈,则女子吻其手心。近亲久别重逢时有许多问候语并互相拥抱。

(三)吻手礼

吻手礼是塔吉克族见面礼仪之一。两人相见时握手,然后俯身互吻握着的手背。孩子们每天早上要对父母行吻手礼。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用手轻轻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

(四)割礼与剪发礼

男孩的割礼与女孩的剪发礼是塔吉克人比较重视的习俗。男孩割礼一般在6-7岁时举行,家长宴请亲友,以示庆祝。女孩一般在1-2岁时举行剪发仪式,此后女孩即开始梳发辫,亲友带来礼物,表示祝贺。

(五)尊重妇女的习俗

塔吉克族有尊重妇女的优良传统。如果一群人一起到某人家去作客,或者参加婚礼、葬礼、拜节等,主人将来客中年龄最大的妇女视为最尊贵的宾客,进门得请她先进,其他人则以先女后男,年龄先大后小的秩序进入,在塔吉克人室内炕上,右边为上席,左边为下席。客人进屋上炕后,女宾坐右边,男宾坐左边,女宾中年龄最长者坐右边首席,如果为客人们宰了羊,上肉时,主人将把他们认为最鲜美的羊头和羊尾装在一盘里,先放在年龄最长的女宾面前。见面时,幼辈男女都来吻女长辈的手心。

(六)撒面粉以示祝福

在塔吉克人的眼里、面粉是幸福的 象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塔吉克族人撒面粉表示祝福: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肖公巴哈尔节”(迎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将所有用具搬到室外,彻底清扫住房,然后用面粉在室内墙壁上整齐地画数个Y型图案。据说,这是迎接新春,迎接幸福的象征,所以,家家都画。村中男女老幼互相拜节的时候,每到一家,这家主妇即在来客肩上撒一点面粉,以祝吉祥。面粉在这种场合被认为幸福的象征。

在比较民族学研究中,值得研究的是塔吉克人用抛撒面粉互祝吉祥的风俗,跟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中所描写的希腊人的风俗如出一辙,古希腊人也是用抛撒面粉来互祝吉祥的。

(七)开嘴仪式

孩子生下后,无论男女,第一天都不得喂奶,在喂奶之前,要举行一种“瓦合陶吾达得”的仪式,也称“开嘴仪式”。这种仪式一般在第二天举行,如果是清晨生的,在晚上星星出来后也可举行“开嘴仪式”。主持仪式的人是家庭中的长者,他要用鹰或鸽子的羽毛,在木制的喂奶器里,蘸上放入的开水或是牛奶。在开水或牛奶里放有冰糖、鹰胆、意思是希望孩子长大勇敢和时来运转。羽毛蘸满开水和牛奶后,要在婴儿嘴上来回涂抹几次。这样的仪式结束后,母亲就可以给孩子喂奶了。

(八)婴儿命名礼

塔吉克人为婴儿取名,要举行一些仪式,(1)由父母商量,从所能想到的名字中选一名字;(2)为了纪念故去的亲人,由他们的名子中选一名字;(3)塔吉克人先祖历史人物的名字有意义的时间和事物以及事件发生时的地点、时间;(4)帕米尔地区有名的地名、山名、植物名、河流名;(5)出生时间、地点或在出生时所发生的事件。

(九)交友

交友是塔吉克族传统社交习俗之一。交友的范围是在陌生的家族之间:如果两个陌生家族中的成员交了朋友,通过他们的友谊,这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也将趋于亲密。做梦为交友的先决条件。某人在梦中和一人交了朋友,次日清晨便前往那人家中,告知此事。对方高兴地答应后,做梦者便请客举行交友仪式:客人到齐之后,做梦者将一头牛或一只羊牵扯到面前,向众人详细进述自己的梦,而后宰牲。接着两位朋友热烈拥抱,表示他们已成为生死之交,众宾客向他们表示祝驾。做梦者将一峰骆驼或一匹好马牵来当众送给自己的朋友。最后用宰牲之肉和好的饭食招待众位宾客。几天后,对方举行同样的仪式邀请大家,表示回礼。也当众给自己的朋友送骆驼或马。塔吉克人将这种朋友称作“终生的朋友”、“生死之交”。

婚恋民俗

(一)择亲

塔吉克人的婚礼色彩浓郁,气氛热烈、隆重,有些场面像诗一样优美,画一样动人。在旧社会,塔吉克人的婚姻大都由长辈包办。解放后,自由恋爱才蔚然成风。男女青年放牧时,在美丽、宁静的草滩上,互相对歌,探索对方心中的奥秘,表达各自的心思。如果情投意合,他们就互赠定情之物。女的一般送给男方绣品,如手绢、烟荷包等,里面有时藏着杏仁,表示献上她的心。男的大都给女方送各种首饰。

(二)提亲、定亲

塔吉克人有提亲仪式。男方“代表团”由若干男子和一位年长的已婚妇女组成,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去提亲。所带礼物除衣物、首饰外,还必须有一只羊。女方“代表团”在自己家迎候,组成人员男女不限。这种场合,未来的新娘需得回避。男方“代表团”首先求婚,由一位年长有威望者作为代表,表示结亲的愿望,并说:“前来提亲不为罪过,未商议好便走才是罪过。”女方“代表团”中惟一的“女使”,单独会见未来的新娘,亲手将戒指给她戴上,并将红头巾给她围上。在提亲仪式上,双方就商定好结婚的具体日子。最后,男方代表将带来的羊当场宰杀,请大伙儿吃喝,祝贺这新缔结的姻缘。提亲和定亲仪式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进行的,不能有任何的隐瞒。

(三)击鼓祝福

婚礼前的六七天,男女双方家长便骑马外出,邀请亲友们家庭中最近发生了不幸事件的亲友(主要是丧事),到自己家里,宰羊设宴,热情款待。宴前,家长们首先将一个“达甫”(手鼓),拿到宴桌上,然后说(大意):“亲人们,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请你们帮助我们,在我家即将来临的喜庆之前,擦干悲痛的眼泪,振作精神,用力敲响‘达甫’,为青年人祝福吧”这时,每个客人便都在手鼓上敲几下,表示:悲痛的日子已经过去,同意青年男女结婚前的娱乐活动。

(四)婚礼日程的安排

塔吉克人对婚礼十分重视,婚礼的日子一般选在秋高气爽、牛羊肥壮的金秋季节。结婚要热闹三天。第一天男女双方各在自己家里准备菜肴,亲戚开始前来贺喜,他们带来的礼品一般是4-6个馕,在馕上摆放衣服、日常用品或首饰。最亲密的亲戚送羊。母亲或长嫂在礼品上撒面粉,以示吉祥。新郎穿戴婚礼服饰。新娘则躲在自己的屋子中不露面。第二天各在本村范围内举行更大规模的娱乐活动。在举行婚礼期间,前往祝贺的亲邻都穿最好的衣服。往往一家结婚,全村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一般是在第三天上午迎亲。男女两家相距较远的,第一天新郎即往女方迎亲,次日返回男方家中。

(五)新人沐浴,喜着婚服

婚礼的第一天中午,新郎新娘各在自己家中要隆重举行沐浴净身、喜着婚服的仪工。新郎结婚的礼服为:吐马克帽上缠绕红白两色的绸带或布条,穿绣花的衬衣和外套,系绣花腰带,脚穿绣花边长袜和红色鞋子。新娘的结婚服饰为:头戴绣花小帽,帽前垂挂“斯力斯拉”(一排小银链),耳戴银制大耳环,在4根长辫梢上系大红丝穗。身穿红色长裙,外套大红袷袢。佩戴艳丽的头饰、项链、胸饰和辫饰,穿花长袜和红皮短靴。新郎和新娘都在左右手小指上戴戒指,戒指上各系红、白绸带4条。

一切准备就绪,宗教人士面对新郎,将早已准备在馕坑边的绵羊宰杀。为新郎的大礼驱邪,同时也是为新娘过门后的第一餐肉食。接着,新郎的父母及亲友争先恐后地往新郎礼服上撒面粉祝福。随后,在两名伴郎监督下,新郎用清水洗净全身,并在伴郎的嬉戏和帮助下,穿上新婚礼服。

(六)拜德尔汗(婚姻之父)

“拜德尔汗”为塔吉克语,直译即为“婚姻之父”。拜德尔汗是由女方提出,经男女双方协商确定的证婚人。新郎新娘将一生敬重他,如同敬重自己的生身父母。婚后若有不和,也须找他调解。婚礼中,为新郎新娘祝福时,女方家长要回避,而拜德尔汗则必须在场。拜德尔汗亲自让新郎娘同时喝一杯盐水,吃一口肉和镶。婚后的第三天,娘家人、拜德尔汗和宗教人士来男家作客,这时,作为证婚人的拜德尔汗在众人面前揭去新娘的面纱,这以后新娘方可参加家务劳动。

(七)迎亲

迎亲时,新郎骑上骏马,由一位已婚青年和一批未婚青年陪同,组成一支马队,吹打着乐器前往女方家。一路上,骑在马上的小伙子们一面叼羊一面唱着婚礼歌(国王来临),塔吉克人将新婚中的新郎比作国王。他们来到女方家时就更热闹了。女方家中出来许多人迎接,这时男方放出一只由男方带来的山羊,新郎及陪他来的小伙子们便骑着马去叼抢。女方的人则设法阻拦,打男方的马,不使对方接近山羊。如若男方的人将这只山羊抢到手,就会受奖赏。塔吉克人将这一习俗称为“屯巴克”。当“屯巴克”进入高潮时,新郎骑马行至女方家门口,女方隆重欢迎,新娘的两位女伴敬上两碗加了酥油的奶茶,新郎饮毕后下马。这时,女方的长者给新郎和拜德尔汗等人肩头撒面粉以示祝贺。新郎进屋时,女方的女宾们堵住门不让进,男方的一位有威望的代表即将以前商定好的聘礼交与女方,女方的几位长者则坐在屋内,一一查看收到的聘礼。女方挑选出最好的衣服为新娘换装,男方的一位女宾先进屋为新娘梳妆打扮,而后新郎方可进屋,接着举行结婚仪式和叼羊等庆祝活动。傍晚时分,迎亲队伍要启程返回时,新娘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及亲朋挚友施礼辞行,感谢父亲及兄长们的养育之恩。然后挥泪上马,与新郎同骑一匹骏马返回男方家。一路上伴郎们仍然是催马叼羊,奏乐歌唱,十分热闹。来到男方家时,要在门前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地上铺着红地毡,婆婆端上加了酥油的奶茶,新娘新郎喝毕下马,男方的家人向新人肩部撒面粉以示祝福,这时新人方可进屋。

(八)结婚仪式

结婚仪式是男方来接亲时,在女方家举行。这时,前来参加婚礼的长者和亲友都要在场,新郎和新娘站在一起,各有两位妇女(一已婚一未婚)陪同。由工作人员主持仪式并诵读结婚之书,这时,拜德尔汗端过一碗盐水,新郎新娘各喝一口,再吃点肉和馕,这象征着两人从此将生活在一起。新郎新娘互换系有红白两色绸带的戒指。女方的一位妇女向新郎新娘身上抛撒糖果,孩子们便围拢上去抢拾,而后,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们一一上前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祝愿他们幸福美满,早生贵子,白头到老。这时,女方父母走上前来,请新郎新娘就座,新郎则走上前去,对岳父母行吻手礼,以示敬重。众人奏乐歌舞,向新人表示祝贺。女方家则以奶茶、酥油和点心等食品招待客人

(九)离娘哭嫁

迎亲队伍要启程返回了。这时,新娘在出嫁前,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及亲朋挚友,施礼辞行,感谢父辈及兄长们的抚育之恩。然后挥泪上马,与新郎同乘一骑,在《哭嫁歌》声中远去。

塔吉克族的风俗文化( 塔吉克族殡葬风俗)

(十)婚后三日揭面纱

结婚后的第三天,即新媳妇进门的第三天,拜德尔汗和女方的有关亲戚及宗教人士来男方家做客,娘家人要带来好的食品、礼物和一只宰好的羊。新娘至夫家,要戴三日面纱,这时,由拜德尔汗亲手将新媳妇的面纱揭下,然后,给新媳妇拿来面、油、奶等东西,让她和面打馕,这象征着她将在新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男女宰羊招待女方的客人,并给女方的每位客人送衣料等礼物,如路途较远,男方就要留他们住宿。再过一段时间,新郎新娘须回女方家探望父母,女方的父母和亲人将宰羊招待他们,至此,婚礼方告结束。

塔吉克人结婚,男女双方都举办婚礼,众人则给双方送礼,因此,从经济上来说,双方都不会亏损,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有进益。所以,塔吉克人有这样的俗语:“婚礼就是富足”。这从一个侧面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说明。

丧葬习俗

在塔吉克人的社会中,丧葬是很严肃、很隆重的事。

(一)净身

在正常情况下,死者在弥留前要留下遗嘱,死者的亲戚围坐在他身边,流着眼泪,静听他的遗言。然后,替他合上双眼,用白布将下颚吊起。

人死之后,马上派人去远近各处报丧,家里人将屋子收拾干净,然后由几位亲属将尸体停放在一块大木板上为死者净身。死者若是男性,剃净须发,洗净全身,若是女性,洗净头发,为其辫好辫子置于胸前。塔吉克人称此习俗为“台霍尔达特”。这样做,是为了让死者能干净整洁地去永恒的世界。如若净身有外人参加,须送死者的好衣物给他。净身后,须使死者头冲西方躺卧,用一张叫做“凯先干”的上有刺绣的盖尸布将其覆盖。死者头前和脚下各点一盏灯,尸体最少得停入一夜。

(二)服丧

死者若为老年人,服丧期为1年左右,若为夭折,服丧期为近3年。服丧期间,不允许穿红色或色彩艳丽的花衣服,年轻妇女不能戴项链、戒指、耳环等饰物。死者家里是一周内不洗衣物,男子两周内不理发。出殡3天内家中一切都被看作是不洁的,不动烟火,饮食都由亲邻供给。入葬后,葬家要大扫除。送葬人将手脸洗净之后方可进屋丧家的饮食才算是洁净的,丧家1-2年内不举行婚礼和其队任何喜庆活动,若不经丧家同意,村内也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喜庆活动。半年之内,除星期三和星期五之外,每日天亮前,死者的家人要去墓前哭泣,白天要在墓前供上各种食物。远方的亲人也纷纷前来宰羊后到墓前祭奠。塔吉克人一年一度的肖公巴哈尔(即迎春节)、家家户户都要里里外外大扫除,但丧家却不过节,原因是怕灰尘撒落在死者身上。一般来说,丧家家人一年内不大声说笑,一年内常能听到丧家传出的哭泣之声。

(三)挽歌

为死者净身后,丧家男性亲属即一字排开坐于地上哭泣;女性亲属则身穿蓝色衣裙,头戴蓝头巾,坐于炕上哭泣。吊唁者自外鱼贯而入,男子拥抱丧家男性亲属哭泣并表示安慰;妇女则握住丧家女性亲属的手哭泣。

哭泣有固定的调子,人们按这一调子哭唱,将死者生前善良的性格和他的优点、他的贡献编为歌词颂唱。特别是妇女的哭丧很有感情,动人心弦。当一位妇女哭唱挽歌时,其他妇女则重复最后一句。每首挽歌的结尾都是“愿你的安息之地成为天堂,愿你不朽的灵魂得到安宁”,以此对死者表示祝福。特别是对早逝者所唱挽歌最为动人,催人泪下。塔吉克人中有一些善于唱挽歌的妇女,她们在民间很有声望。由于唱挽歌是丧事中不可缺少的礼仪之一,挽歌又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染力。因此,它又被看作是民间文学礼仪歌中特殊的一种。宗教人士和一些年长者并不赞同长时间的唱挽歌,他们以为这样会过分悲哀,过多的泪水在阴世会形成滔滔河水,反而会成为死者阴世旅途上的障碍。因此,当妇女们的挽歌哭唱到高潮时,他们会出面劝慰,使妇女停止哭丧。另一种解释认为无休止的哭唱是生者不知足的表现,将导致丧事再度降临。

(四)吊唁

塔吉克人办丧事不分亲疏远近、男女老少,凡是同村的人全部要邀请,但不发丧贴,只是派人逐户报丧。丧家根据将要前来参加吊唁的人数来做准备,如:丧饭、柴草、住宿、被褥、饲草等都要做充分的准备。对每一户人家来说,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备办丧事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因为丧事的时间难以预料,若是准备不及,那将很难堪。所以,塔吉克人平时就准备着办丧事所要用的牛羊。

塔吉克人的吊唁仪式肃穆而隆重,前来参加吊唁仪式的人很多,这一天村里的一切活动都要停止,包括劳动、工作、家务。入葬的那天,吊唁仪式在丧者家中举行。殓衣缝制好后,将死者置于门前,丧礼由宗教人士赛义德或海里派诵经并主持。男人聚于一处做乃玛兹,妇女们则坐在一旁。做乃玛兹时不允许哭泣。死者入葬后,宗教人士还要再次祈祷,而后众人依次吻死者家属的手并劝慰道:“这是真主的旨意,切莫太难过。”之后人们洗手进屋,祈祷之后摆出丧饭。一般宰杀牦牛或黄牛,按规矩死者亲属不可食用。丧饭在塔吉克语中称作“派提法尔”。

(五)出殡

出殡除去宗教上的规矩之外,还有其他习俗。如死尸从屋里抬出时,要将屋子的天窗关好,并在炉灶里燃起烟火,若是家中的孕妇便让孕妇手托死者殓衣,从殓衣上抽出一根线束缠绕在指头上,为的是日后生产平安顺利。如若死者是未婚女子,其尸身要精心修饰,让她与屋里的顶梁柱成亲,然后方可抬出。原因是姑娘来世间一次不能不结婚,这也是尽父母的义务。出殡前,死者的亲人要吻死者的手,与死者告别。

送殡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如距离较近,就裹在毡子里,盖上绣制的凯先干(盖尸布),置于梯子上(塔吉克人没有特制的抬尸架,而每家都有梯子,故抬尸时就用梯子),前后各4人,众人轮流抬着走。一般走得很快,路上停放3次。据说,这样亡灵去另一世界时便会道路畅通,不受阻碍。另有一种解释,死者留恋子女,或抬尸者中有其仇敌或他不喜欢的人,那么就会越抬越重,因为死者不满。

(六)墓葬及其类型

塔吉克族的风俗文化( 塔吉克族殡葬风俗)

由于塔吉克人很早便转入定居生活,所以每个家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墓地,人不论死于何处,都要葬在自家的墓地中。据说,若葬于异地他乡,那里的土地不会接纳他,死者的灵魂不得安宁。这对于死者的亲属将是莫大耻辱。

造墓时,由一人率先破土,丧家给其礼物,根据死者性别,男送匕首,女送剪刀。一旦破土,无论在挖掘中出现何种困难,都不许易地。据说人本来自土壤,当返回土壤时,他只能返回属于他的那一处。

塔吉克族墓葬,以其地表建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墓上塑有马鞍形泥饰物的墓。安葬死者一周之后,在墓葬地表修一长方形墓台,墓台高半米,分二层,底层一般长1.5米,上层长1.5米,宽0.7米左右。在墓台上层南端,也就是上层通长的三分之二处,垒一半米高的泥三角架,架顶塑一个马鞍形泥饰物。马鞍形泥饰物上涂有地产的一种涂料,似自然石膏。有灰色和白色两种。死者年轻的,涂白色,年长者则为灰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上有涂料的泥饰物,闪闪发光,别具特色。其气氛异于一般坟场的凄凉与荒芜。

第二种,墓葬的地表上,用土坯修建拱拜。拱拜有穹隆顶和平顶两种。一个拱拜里边,有一至三座墓葬不等,墓葬封土上也修有如同前述的马鞍形泥饰物。拱拜呈长方形。有的拱拜的四壁上,画有图案及人物像。这类建有拱拜的墓葬数量不多,在一大片墓地中,只有一两处建有拱拜,有的墓地则一处也没有。

除上述两种墓葬类型以外,还有石堆墓和石围墓。石堆墓是在石板木棍或木板封顶以后,在墓穴上堆积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堆一般高约0.6-0.7米。石围墓则是在地表用鹅卵石将墓穴嵌围起来,形状为长方形,大小与墓穴一样,一般是2×1米。较早的伊斯兰墓葬大多属石堆墓和石围墓。

(七)灯祭

在塔吉克族丧葬中,“苏拉吾派迪德”(直译为“燃灯”)这一仪式占有重要位置。

灯祭在入葬的那天晚上举行,据说这是正式送死者上路去阴世的仪式。丧家将一只肥绵羊栓在炕前,这只羊必须是绵羊,山羊往往被看作是精怪,因为绵羊温顺老实。将羊宰杀后,用绵花和羊油制成灯捻点燃,这样就可为死者照亮去阴世的道路。按规矩,由一位被称作“霍迪姆”的人将肉做熟。羊肉要全部下锅,不能剩下一星半点,羊血、羊骨及内脏要埋于洁净之处。羊肉中尚须加些麦子,这在塔吉克语里被称作“布吉”。霍迪姆将羊肉从锅内捞出与众人食用,众人边吃边追忆死者生平事迹。死者亲属,如父母和孩子、夫妻、兄弟姐妹等忌食此肉。灯祭完毕,丧家将羊皮和少许羊肉送与主持,再给他披一长袍,作为酬谢。

(八)除孝

若家中有人去世,男子几周中不理发剃须,女子不洗头发,不更换衣装。当服孝期快满时,邻里村人在尊长的主持下共同议定一“除孝日”,并提前告知丧家。除孝日这天,每家主妇带上单数的馕(3个或5个)和一块衣料,男人则带上自己的剃刀和磨石,一同去丧家。众人聚齐后,主人铺好餐巾,为来宾倒茶。茶毕,女宾将带来的礼品放在托盘内双手捧送给主人,主人致谢。来宾中的长者从炕上下来。安慰他们:“要顺从真主的旨意,现在你们须高兴起来才是。”接着,丧家牵进一只羊来,祈祷后宰杀。肉熟之前,来宾们为服孝的男子剃须理发,为服孝的女子更换衣装。主人端出肉来待客。饭后,主人千恩万谢地为来宾们送行,至此除孝方告结束。

(九)乃兹尔

按照塔吉克人的习俗,除皮里克节(灯节)和古尔邦节要上坟外,还有3日祭、7日祭、40日祭和周年祭。

(十)敬烟

通过敬烟或敬纳斯表示吊唁之意,是塔吉克族的习俗之一。据说烟苦丧事亦苦,用敬烟的方式安慰死者的亲属,可谓“以苦抑苦”。当一个人哭丧时,其他人上前敬一点烟或纳斯,让他莫太难过。哭丧者接过烟或纳斯,即不再痛哭。另外,若与某位死者的亲属偶遇,也要敬烟,双方都能心领神会。某人从远方捎根烟给丧家,即表示不能前去吊唁,务请原谅,也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