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司仪稿( 殡葬专栏稿)

编者按:9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殡葬改革工作视频会,我县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现将交流材料转发,以飨各位读者。

整体推进 全面实施

殡葬司仪稿( 殡葬专栏稿)

奋力开创黄梅殡葬改革工作新局面

——在全市殡葬改革工作视频会上的交流发言

中共黄梅县委 黄梅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按照“惠民、绿色、文明、和谐”的殡葬理念,强力推进殡葬管理改革,率先推行全境火化,火化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全覆盖,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和阶段性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完善体系聚合力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把殡葬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组建县民政综合执法大队,明确为副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殡葬执法工作。各乡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委托乡镇在辖区内行使殡葬执法权力,各村明确了联络员,形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管理机制。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改革管理工作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通告》《黄梅县殡葬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全县殡葬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办法步骤,让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完善考核体系。将殡葬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考核体系,建立了责任追究、督查监管、奖惩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完善的考核办法,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精细管理固成果

一是全方位惠民。施惠民殡葬,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350万元,对本县户籍城乡死亡人员,实行“两免一送”政策,即免除基本火化费和遗体运输费,对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死亡人员赠送定额200元的骨灰盒。近四年共支付“两免”费用1400万元,赠送骨灰盒1008个。全面公示县物价部门核定的服务项目、价格标准,让丧户自由选择服务项目。

二是全要素保障。将殡葬改革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规划、同步推进,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修编《黄梅县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印发《黄梅县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与管理办法》。将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一事一议”奖补范畴,验达标收后每亩补助3万元,全县共建成村级公益性公墓458个,兑现奖补资金3264万元。

三是全过程管理。为打击套棺再葬和乱埋乱葬,实现火化率100%的目标,我县创造性建立了四项制度:死亡报告制度,每个村聘请信息员,提前介入,增强工作主动性;干部跟车制度,对个别思想有抵触的,在引导遗体火葬过程中,实行村干部跟车;丧葬销号制度,凭殡仪馆出示“火化证明书”才能进行户口注销;火化率月通报制度,每月对各乡镇的指标完成情况、火化率排位情况进行通报,近四年,全县共火化死亡人员遗体2.2万多具。大力开展棺木市场整治,依法关停棺木生产和销售点6处,对全县销售丧葬用品和土葬用品门店进行清理,严厉打击私自买卖、转让墓地、墓穴的行为,共查处案件13起。

宣传引导育新风

殡葬司仪稿( 殡葬专栏稿)

一是注重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出动宣传车进村、到组、入自然墩进行巡回宣传,发放《致全县居民一封公开信的倡议书》5万余份,在城区、乡镇、村开办专栏,宣传殡葬管理法律法规。在全县范围实行“禁塑”,中元节在城区设立集中祭祀点,加大绿色殡葬宣传力度,带动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营造有利于殡葬改革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是注重移风易俗。引导全县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主要负责做好当地婚丧喜庆活动的移风易俗工作。各村(社区)将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要求逐步纳入村规民约,由村(居)民共同遵守,引导群众文明节俭办丧、生态安葬、文明祭祀。

三是注重示范带动。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亲属遗体火化,带头实行生态安葬,带头实行节俭治丧,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治理乱埋乱葬,带头倡导殡葬改革,对阻挠、破坏殡葬改革的人和事严格追责,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殡葬改革关系千家成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虽然我县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的先进经验,努力促进黄梅殡葬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稿源:县委政研室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