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股票到底怎么样」韩行长

中材科技股票到底怎样样

股市分析:中材科技市值230亿元是否被低估?


我认为中材科技的价值可能被市场严重低估,理由如下:
一、业绩优良。
公司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135.8亿,同比增长18.51%;净利13.85亿,同比增长4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4%,同比提高3.15个百分点。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按照券商给予中材2020年的业绩预测,大致范围在15亿到19亿之间,最高给了18.6亿的业绩预测。无论怎样,20倍估值,公司市值在300亿到380亿之间;30倍估值,公司市值在450亿到540亿之间。
二、中材科技是当之无愧、货真价实的科技股。
1、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三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形成了稳定高效的高层次研发平台,拥有一支优秀的新材料研发人才队伍。同时公司还是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增强塑料、绝热材料四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在行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技术创新优势。
2、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也是中国国防工业最大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配套研制基地。“十五”期间公司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9项,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7项;共荣获国家科技奖励5项,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公司拥有国家专利31项,专有技术67项,公司生产的先进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2006年至今,公司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类奖励17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工程设计和咨询类奖励111项。
评论:公司生产的先进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你说牛不牛?!看看市场上那些伪科技概念股,沾点科技概念,估值就上天了。而真正具备科技概念、具备科研实力的中材科技,估值才十几倍。这样的高科技股,估值给30倍我都嫌少。
三、公司主业清晰突出,三大主业持续向好,而且业务协tongxing强。
三大主业:玻纤(国内第二、国际前三)+风电(连续九年国内市占率第一)+锂膜(国内第二、剑指第一)。
1、风电叶片(七大生产基地+六大系列产品)。公司目前具备年产8.35GW风电叶片生产能力,拥有北京延庆、甘肃酒泉、吉林白城、内蒙锡林、江苏阜宁、江西萍乡、河北邯郸等七个生产基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覆盖了国内所有目标客户市场;拥有独立自主的设计研发能力,具备1MW-6MW的6大系列产品,适用于高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沿海等不同运行环境。
2、玻纤。目前,公司玻璃纤维年产能突破90万吨,并将在2020年达到100万吨,位列行业第二。产品包括无捻粗纱、电子纱、缝编织物、短切纤维、耐碱纤维等类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子电器、风力发电、建筑、管道、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3、锂电膜。目前产能10亿平左右,旗下中材锂膜:2.4亿平的基膜产能+1亿平的涂覆膜产能。收购的湖南中锂:拥有7.2亿平湿法基膜产能。新项目建成后的总产能:中材锂膜预计2021年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6.48亿平的基膜和2.4亿平的涂覆膜产能。湖南中锂在2021年将实现12亿平基膜和3亿平涂覆膜产能。所以,到2021年预计18.48亿平湿法隔膜总产能将位列行业前两位,会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极。主要客户:国内外主要锂电供应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SK等均有所突破,并已成为CATL/比亚迪/ATL的核心供应商,且为LG/SK/松下/三星供货在即。
四、货真价实的5G概念。
公司在2019年半年报中指出: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方面,HMG及S-1HM高模风电产品及织物产销进一步扩大,特种热塑短切纤维(扁平、高模等)产销比例扩大,5G材料低介电短切纤维性能良好,销量增加。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低介电短切纤维是5G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5G智能手机、通讯基站、高性能印刷电路板、雷达器材、车联网等。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关于公司5G材料销售这块,目前还没有找到更详细的数据,不知道销售规模有多大。
五、货真价实的氢燃料概念。
中材科技已经加入长三角(浙江)氢能产业技术联盟及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市场是不是完全忽视了中材科技的气瓶业务,这块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都不错。
1、公司气瓶产业主要围绕CNG、氢燃料气瓶、储运等方向发展。
2、2019年上半年,营收2.38亿左右,同比增长超过100%,实现净利润4,019.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0%。
3、氢燃料气瓶方面,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165L及320L燃料电池氢气瓶,并投入市场形成销量;开发取证燃料电池车用及无人机用35MPa氢气瓶23种规格;启动投资氢气瓶生产线技改项目及站用储氢容器生产线项目。
个人观点:公司合理估值在300亿-500亿之间,仅供参考,请谨记投资是个人的事情,自负盈亏。

中材科技股票到底怎样样 - 百分之10是多少利息是多少钱


政策层面在应对地产行业困局方面的主动性和力度均在明显提升。
一、不对称降息:央行年内再次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
2022年8月22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LPR数值,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5BP和15BP至3.65%和4.30%,这是继今年5月以来连续第二次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本次调整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央行连续第二次大幅下调5年以上LPR,且下调幅度超过政策利率
本次调整是今年以来央行连续第二次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上一次是5月且下调幅度同样是15BP),下调幅度远远超过历史上5BP或10BP的调整幅度。同时,本次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幅度也明显大于前期政策利率的下调幅度(降息又来: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政策利率),表明政策层面引导5年期以上LPR进一步下行的意愿更强。
自2019年8月LPR新报价机制推出以来,1年LPR和5年以上LPR累计均已经下调7次,下调幅度分别达到60BP和55BP。同时今年以来,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已分别调整2次和3次,调整幅度分别达到15BP和35BP。
(二)本次LPR不对称调整推动LPR两个品种的期限利差继续收窄
具体看,以往LPR调整主要针对1年期,导致LPR两个品种的期限利差一直处于不断走扩的通道中,如LPR期限利差从最初的60BP扩大至2022年1月的90BP。经过今年5月和8月的两次不对称调整后,LPR两个品种的期限利差已由先前的90BP重新收窄至65BP,回到2019年8月LPR新报价机制刚刚推出时的水平,表明本次的不对称调整使得两个品种的LPR重新对称起来,回到同一起点。
(三)将推动房贷利率继续普遍性下降,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4.10%
考虑到,和1年期LPR主要影响企业短期贷款与居民短期消费贷款等流动性质的融资相比,5年以上LPR主要针对中长期贷款(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及企业中长期贷款等),这就意味着5年期以上LPR可以被视为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实际发放的住房贷款利率会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定价。
因此,5年期以上LPR的大幅下调将会推动房贷利率普遍下调。考虑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已调整为LPR-20BP,意味着首套房贷利率的下限将降至4.10%。
二、5年以上LPR连续两次大幅下调的主要背景
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疫情多点多频散发、行业风险和停贷断供危机不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以及市场预期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当前地产行业危机的风险警报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呈进一步蔓延之势。因此,地产行业亟需政策层面的提振和加持,尤其是地产行业销售端。
(一)顺应政策导向,呵护地产行业销售端,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今年4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刚刚,429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大信号?),7月年中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年中政治局会议要点很多)。
对于购房者而言,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下降有助于降低房贷成本,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销售,更好地满足居民的购房消费需求。
(二)销售持续恶化,地产行业的困境进一步突出
虽然今年5月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的举措带来了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一定修复,但受停贷断供、业主频繁维权、地产行业风险进一步向优质地产企业蔓延等事件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重新转弱(重陷泥潭),房贷利率再次大幅下调的必要性明显上升。具体看,
1、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在各地区上已呈现出明显分化且进一步加剧的态势,多数地区的商品房销售均价与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呈现持续走弱的现象,房地产投资及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已对整体经济基本面造成显著拖累。与此同时,地产企业的困境也愈发凸显,一些优质地产企业开始受到波及,频频受到舆情扰动,遭到市场力量的不断做空,严重冲击着本就脆弱的市场预期。
2、虽然政策部门一直在强调要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但目前商品房销售情况依然不尽理想,且有进一步趋于恶化的态势,这意味着当前地产行业仍然面临需求不振、市场低迷、观望情绪浓厚的困境。
需要认识到,当前对于地产行业而言,销售端的重要性无疑更为突出。毕竟通过收并购、地产纾困专项基金以及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等路径来化解地产行业困局亦有赖于地产行业去化的预期好转,而未完工项目在推进完工以及已完工项目在推进销售上也会面临诸多困难。
(三)地方及市场对下调5年以上LPR有较高期待
本次调整之前,首套房的利率下限为4.25%,但实践中各地区的首套房利率实际上已经在不断向下限靠近,且市场对房贷利率继续下调仍抱有较高期限。例如,2022年7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35%、二套房利率为5.07%,其中部分城市的首套房利率下限已经降至4.10%。从这个角度看,本次大幅下调5年期以上LPR,应属于顺势而为。
(四)地产行业预期的修复亟待房贷利率下调等相关政策的加持
在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与疫情反复扰动下,居民购房意愿整体较弱,观望情绪浓厚。而政策层面提及的“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亦有赖于房地产行业销售端与融资端的进一步畅通。
因此,此时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限以及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释放的信号意义明显,有助于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激活居民的购房意愿,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地产行业预期,推动地产行业更好良性循环。
(五)地产行业困局已严重冲击到经济基本面
在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之际,稳住房地产投资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仍保持正增长的同时,近期房地产投资持续走弱的态势却比较明显。这意味着,若房地产投资表现持续疲弱,无疑将会对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的稳增长效果产生冲击。因此,当前来看,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地产行业在销售、开工、施工、拿地等方面面临的颓势,避免其对整体投资增速以及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拖累。
三、预计房贷利率将开始处于筑底阶段(一)从定价基准看,房贷利率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2019年8,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6号公告,明确自2019年10月8日起,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率加60个基点,商业用房购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这一规定近期发生了不小变化。
1.首套房利率下限已降至4.10%
2022年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首套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22)115号),考虑到最新的5年以上LPR已降至4.30%,这意味着首套房利率已从降至4.10%。也即今年以来,首套房利率下限已先后从4.60%降至4.40%、4.25%和4.10%,即累计下调幅度高达50BP。
2.二套房利率下限已降至4.90%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布的16号公告和115号公告明确二套房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上浮60个基点,考虑到5年以上LPR已降至4.30%,也即二套房利率下限已降至4.90%。
(二)各地因城施策,坚持“差异化调整”这一基本原则
虽然房贷利率定价基准为5年以上LPR,但目前房贷利率、首付比例的确定,采用全国、城市、银行三层定价机制,每一层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具体利率变动,这就意味着房贷利率从全国到地方,实际上是在执行因城施的差异化原则。也即,
1、金融管理部门通过5年期以上LPR在全国层面给出房贷利率的(姑且称之为“全国底”),如目前首套房利率的底为“5年期以上LPR-20BP”,二套房利率的底则为“5年期以上LPR60BP”。这里的“全国底”为不能突破的下限。
2、各地方在坚持因城施策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底”的基础上加多少基点或不加,姑且称之为“地方底”。
3、各银行结合自身经营、监管指导、客户资质等因素,自主决定在“地方底”的基础上加多少基点或不加。
因此,虽然5年以上LPR与加减点幅度分别进行调整,但我们看到各地在具体执行时仍存在不小差异,如近期一线城市房贷利率未大幅下调,二三线城市在遵守全国利率下限的基础上,则大幅调降了当地的房贷利率。
(三)从全国来看,房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但已经开始处于筑底阶段
1、在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以及房贷利率定价基准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求端决定房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根据《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在关注什么?),今年二季度新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最大,二季度累计下降87BP,今年上半年累计下降101BP,且是连续两个下降、4.62%的个人按揭贷款利率也已创2010年以来新低,但离下限水平仍有距离。
2、根据贝壳研究院的监测,今年6月和7月,首套房贷利率已分别降至4.42%和4.35%、二套房贷利率也已分别降至5.08%和5.07%的水平,环比降幅比较大,但较4.10%和4.90%的下限也仅相差25BP和17BP左右的空间。因此,下降空间仍存的房贷利率目前应已经处于筑底阶段,空间虽有但已不大,也即房贷利率应已经接近下限,很难期待还会继续大幅下行。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