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疗风湿的特效药吗

有治疗风湿的特效药吗

类风湿的“特效药”

      患者病例:

      因患者本人少言寡语,自己的病情也不大和家人讲,怕花钱,病情主要从患者女儿的描述中得知。

      患者女儿叙述:

      自己的母亲5年前出现在早晨双手指关节麻木僵硬,感觉动不了,活动一段时间后有所改善。后面病情加重,伴随疼痛肿胀,蔓延全身,活动障碍。她母亲一直吃诊所医生开的片剂药物,效果挺好,止疼效果快,基本可活动并干些农活,但天气转凉或下雨病情极易反复。

      1年前,看母亲手指和常人不同,瘦的只有皮包骨,且感觉有点轻微变形,在当地市医院诊断其母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开了甲氨蝶呤、尿毒清和钙片,让回去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补身体。可是,母亲吃了一周,膝关节疼痛却加剧,红肿、发热,几乎不能行走,夜不能眠,白天也没了食欲。没办法,换回诊所医生开的药,症状又开始减轻。直到今年疫情被困在家,和母亲相处时间长,发现母亲的脚趾与膝关节已然变形,才在今年6月带母亲来成都治疗,在门诊询问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根据患者女儿所描述情况来看,诊所医生所开的药,很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

      “特效药”的大陷阱

      1949年,糖皮质激素首次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虽然后来大家对激素治疗的争论不断,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后,目前国内外风湿病专家都肯定了激素的作用:能明显快速缓解关节肿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关节骨破坏,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使用泼尼松1.5~2粒,约7.5~10毫克),可缓解多数病人的症状。

      市面上,激素的价格很便宜,如泼尼松,100粒只需4~6元,很受一些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通常,因为用于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起效较慢,若此时病人症状明显,医生会

      考虑同时使用激素控制症状,它起到“桥梁”的作用。待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起效后,激素就可逐渐减量。

      另外,在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治疗不满意时,也可用激素短期控制病情。

      不过,激素是不能代替控制病情抗风湿药的。使用激素的同时,一定要联合使用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

      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及商家,经常向病人兜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专治药”或“特效药”。这些药丸或药片其实都暗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激素。一般,刚开始使用时,这些药确有“特效”,于是有的病人就单吃这些药,不吃原来医生开的药。但渐渐地,这些“特效药”的效果变差,需要加大剂量才有效,病人还形成了“依赖性”;此外,病人也开始变胖,甚至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畸形和功能下降等并发症。

      这个时候,病人再来寻医,往往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这些所谓的“特效药”。

      用激素时,一定要补钙

      若要使用激素,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且,病人自己也应该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可以引起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

      但研究发现,小剂量激素治疗时,病人出现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概率并无增高。不过,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还是有可能增高的。

      有研究提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不超过10毫克)治疗者,第1年骨密度下降达15%,以后每年下降约3%。骨密度下降,发生骨折的机会随之增加。女性、用药前有骨质疏松和激素(强的松龙)用量每日大于5毫克等,是发生骨折的高危因素;而当强的松龙的剂量小于每日5毫克时,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因此,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病人吃激素的同时,需要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

      另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也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对于上腹部不适的病人,应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适当使用制酸药,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可看是否出现黑便)。所以在病情不是实在控制不住的患者身上,我们原则上不提倡使用激素类药物。

      关节打针,不是封闭疗法

      当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膝关节出现肿胀明显,不能弯曲和下蹲,行走困难时,医生检查会发现其关节腔内有积液。

      此时,可以选择微创可视针刀镜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快速地缓解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并抑制滑膜炎症,改善关节功能。

      但要提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键还是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做好慢病管理;另外,不宜采用“何处痛,注射何处”(即民间俗称的“封闭”)的方法。因为误注射至韧带,可能造成韧带萎缩,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不利,最重要的是止痛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疾病问题。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