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场景设计的作用( 殡仪场景)

殡仪场景

卫艳茹作为一名“人生驿站送行者”在大兴区殡仪馆已经从业11年了。她相信人去世了,仍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或是精神,或是血脉。这是她经常开导家属的一种方式,这种安慰也让家属的悲痛减轻了许多,这也许就是她们能够做到的,让逝者的灵魂安息,让生者的情绪更加稳定,除此以外她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卫艳茹觉得自己的职业平凡而又伟大,只有自己的心态好了,才能让逝者家属的情绪更好一些。(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殡葬司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没有人能理解,也没有人愿意干。卫艳茹每天都会穿梭在一个又一个伤感与遗憾故事中的,最多的时候,每天要主持九场送别仪式,在那一场接一场的悲伤的情绪中,听着那一声又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必须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冷静平和,才能在肃穆的气氛里不被情绪左右,这个天生乐观开朗女孩已经适应了自己的角色。她觉得这个职业一定得有人来干,所以她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把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在大兴区殡仪馆做了十年的殡葬礼仪师,卫艳茹早已习惯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赶着不堵车,6点10分左右到达单位。然后换上工作服,戴上工牌,准备迎接一天中的“早高峰”。2007年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系毕业来到大兴殡仪馆工作,一干就是9年。司仪、主持、引导员、骨灰堂等岗位,她都干过。在之前实习时,她还做过遗体火化、整容等工作。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地把工作做好。(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不到8点,从接待家属、核对逝者基本信息、安排家属站位、将悼词组织成文,紧接着主持告别仪式,用不了两个小时,她就连着完成了三场。做她们这行的有明确的规定:男不留长发,女不染发烫发,不浓妆艳抹,不戴夸张的首饰,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卫艳茹现在已经习惯了,工作环境和家里完全不同的气质,回到家里她的开朗乐观的天性完全释放出来了,所以她完全能够区分出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她们必须得做双面人。(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有些家属讲究遗体不能见光,所以都赶着天不亮就来。我们也只能根据家属的要求来安排。提前上班,卫艳茹说,自己主持的告别仪式,根据家属及来宾的人数、悼词多少等,有短到十几分钟就结束,最长也有持续一个多小时的。 面对外界对殡葬工作者的各种猜疑,卫艳茹开玩笑的说:“在殡仪馆上班没有人会得抑郁症类的心理疾病,目击生离死别是大家每天的工作,也都明白人生短短几十年,得抓紧时间去珍惜眼下拥有的一切。”(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她们必须把仪式主持的庄重肃穆而且不能出错,出了错就是大事故。卫艳茹不断地提醒自己,殡葬无小事。“红事儿”可以彩排。“白事儿”的过程无法重来。如果说错一个字,总会觉得对不起逝者或者家属。相应地,每次主持内心的压力也很大。 现在卫艳茹已经有了徒弟了,她不出错,也必须不能让徒弟出错。图为卫艳茹在给徒弟进行告别仪式的步骤指导。(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连续几场下来,“整个气就耗掉了”,要坐下来缓上半天才能再站起来。压力大的时候,做梦都还会梦到主持告别仪式的场景。 从2006年工作至今,这份工作的职业性质告诉她,工作必须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让仪式顺利进行。但当目击生死离别之时,卫艳茹自己又必须很理性很理智。(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刚开始工作,别人问她:“你是干什么工作的?”一向开朗的卫艳茹没有避讳:“在殡仪馆工作。”没想到对方“啊”的一声她就琢磨:“人们忌讳殡葬工作,是因为忌讳死亡。然而,医院不也是每天面对死亡么,人们为什么不忌讳医院?不忌讳医生?” 慢慢地,卫艳茹在工作中找到了答案:“我曾看到一些殡葬从业者,缺乏职业素养,一天一天混日子。如果你都不把自己当回事,谁会把你当回事?我们要提升自身的素养,更好地为逝者家属服务。(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当人们认可了你的服务,就会认可你的职业。有一次,她为一个40多岁的男性逝者主持告别仪式。逝者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在仪式结束后,老人拄着拐棍,深深地给卫艳茹鞠了一躬,表示感谢。“我能感觉到她的致谢很真诚。或许,她觉得儿子的最后一程不孤单、不落寞,走得有尊严;或许,送别儿子的那一天天气很好,告别仪式的环境布置不错,殡仪服务也很到位,让她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渐渐能够接受儿子死亡这个事实。”(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在工作中看多了人生百态、人情冷暖,也改变了卫艳茹的生活态度。在主持告别仪式时,她很喜欢说一句话:“希望大家能够平下心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殡葬工作,让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死。我们工作的环境让人很压抑,有时候家属就在走廊上哭。但你看殡葬工作者,很少有愁眉苦脸的,除了工作中保持严肃,其他时间都是乐呵呵的,特别想得开、看得开。” (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卫艳茹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公公婆婆是教师,喜欢摄影、旅游,会二胡、扬琴;丈夫是说相声的,还会弹吉他;5岁的女儿正在学习古筝、围棋,她也跟着去上课。夫妻二人喜欢烹饪美食,两个人吃饭也能做出一大桌子菜来。在工作之余,卫艳茹喜欢读书、旅游、看话剧。去旅游时,我一定要看博物馆,看到跟殡葬有关的,我会记下来,处处留心皆学问,它可能就会对我的工作有帮助。(图片来自东方IC)

殡仪场景

卫艳茹说干这一行的工资很低,交完保险等,每个月拿到手的不过三四千的工资。她说,她有一半的大学同学因为殡葬工作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不高等因素,离开了殡葬行业。 她还是选择坚守,她说,这个职业总得有人干呀。只要把殡葬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声誉稍微提高一点。她们心理上就过得去了。(图片来自东方IC)

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